第01: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山海水城
——我市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卢呈橙 通讯员 陈诚烨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森林、湿地、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高质量“森林临海”和林业现代化建设,实现生态安全全面保障、生活空间持续改善、绿色产业高效发展。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8年的63.3%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68.43%,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从2008年的2.76立方米/亩提升至2019年的4.59立方米/亩,增幅66.3%,实现林地面积、活立木总蓄积呈现双增长。连续创成10个省级森林城镇、26个省级森林村庄和1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浙江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不断推进。今年,我市林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全市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在国家林草局专项督察中被评为全国优秀等级。

  承古开新,构建绿色生态

  今年3月,我市启动“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全市机关干部代表一同来到永丰镇的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开展义务植树,共种下了落羽杉1500株。大家用实际行动绿化环境,掀起了全市新一轮的植树造林热潮,带动了全民植树活动在全市各地持续不断、有声有色地展开,推进了我市生态绿化进程。据了解,今年,我市共投资823万元用于国土绿化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绿化造林1222亩,森林抚育1.5万亩,彩色健康森林建设800亩。

  我市具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貌格局特点,山地丘陵面积占70.7%,森林繁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长期以来,我市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城市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

  我市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宜绿则绿、应绿尽绿的原则,以彩色健康森林建设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等“六大森林”建设。加快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困难造林地等地块的造林步伐,推进平原绿化、“四边三化”、四旁植树以及高标准农田林带林网建设,持续提高无林地绿化程度和平原绿化率。特别是将香樟、银杏、水杉等优势树种植入乡镇公路,打造了225省道大路线、临牛线等一批“美丽公路”“森林隧道”,引得游客慕名而至,流连忘返。

  湿地变身公园,城市融入大自然。我市现有湿地面积约70万亩,湿地率21.10%,拥有三江湿地、灵湖湿地、东湖湿地、红杉湿地、桃江十三渚湿地、牛头山水库湿地等多处重要湿地。长期以来,我市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加强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宣教培训、科研与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让湿地公园成为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有效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湿地净化水体、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

  此外,我市还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率先在全省提出古树名木“一树一策”救护方法,通过设立古树公园、风景区古树重点保护等措施,开展古树名木养护和抢救复壮,通过标牌解读的形式诠释古树的“前世今生”,以古树名木为载体传承古城千年文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古树名木1524株,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古树137株,二级保护古树275株,三级保护古树1112株,古树公园1个,全国最美古树1株。

  精准施策,筑牢绿色屏障

  我市林场经营总面积5.7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4.78万亩;森林蓄积量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3.5%,是灵江、永安溪水系的源头,也是沿海防风、防台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建场60多年来,一代代林场人坚守“艰苦创业”的初心和“建好国有林场”的决心,以林为业、以场为家,将国有荒山变为万亩林海。市林场已成为承担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森林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

  “林场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调整,制定不同时期的功能定位。”市林场场长屈卫明说,在当前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林场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将工作重心调整到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提高经济、生态效益上。现阶段,林场采取珍贵树种造林、森林抚育、封山育林等方式,优化树种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现建有战略储备林7000亩,珍贵树种1000亩。经过科学试验在括苍山脉高山树种引种获得成功,括苍山主峰1500亩引种针叶林被浙江省评为“浙江最美森林”。

  创新出招,生态效益一本万利。除市林场外,我市还拥有70余万亩生态公益林。为实现森林资源全面、高效管理,我市在全省首创护林员巡查考勤系统,全市共配备专职护林员300名,实行分片负责、联防联管,实现森林巡护定人定位定责,真正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根据《2018临海市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显示:我市公益林发挥涵养水源、固土保肥、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硫等作用,亩均生态效益1.11万元,总计生态效益83.79亿元,相当于全市2018年GDP总量的12.49%,投入产出比高达1∶354。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得以繁衍栖息。据野外红外监测相机显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进入了监控视线。为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我市建立了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开展24小时野生动物救护,并以此为契机宣传野生动物保护。今年以来,共出动救护223余次,其中,成功救助省重点保护动物豹猫幼崽3只,并在省内首次实现人工饲养。

  擦亮底色,发展绿色产业

  生态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近年来,我市依托“绿水青山”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林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今年5月,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林草局审批。规划中,公园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4个功能区,下设九台峡谷观光游览区、括苍山顶峰登高揽胜区、灯坛观森林康养游憩区、龙潭岙森林生态游乐区等10个景区。当前,该项目正有序推进中,总投资7.28亿元,将于2029年竣工。未来,括苍山游玩的内容将更丰富。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开展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园内的森林资源,将林场几十年的生态建设成效与社会共享,也是我市践行‘两山’理念、推进‘森林浙江’和‘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负责人顾永智说。

  “两山”理论的提出,从理论上解决了保护生态与寻求经济发展的矛盾,将其转化为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市在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工作中的积极探索,正是对“两山”理念的不断践行,在实现生态质量提升的同时,文化旅游、体育竞赛、高山茶叶等绿色产业同步推进,并不断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依托括苍山优质的森林、山地资源,培育的“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已成为国内专业山地越野赛里参赛人数最多、专业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赛事之一。本届赛事新增天生狂野音乐节、户外用品展等赛事周边,并通过各媒体门户平台、抖音官方账号进行全程直播,带动GDP2000万元以上。如市林场聚焦高山茶叶产业,在打响兰辽春茶等茶叶品牌的基础上,创办“兰辽香茗馆”,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成功拓宽产业销售渠道。今年以来,实现茶叶纯收益69.4万元,增长21.3%,克服了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产业发展反哺生态建设,带动了周边群众从事茶叶、民宿等产业,居民收益提高,生活品质改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括苍周刊·人文
   第04版:括苍周刊·视觉
首届“戚家军军魂与当代军魂”论坛在临海召开
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山海水城
通化县人大常委会考察团来我市考察交流
戚家军精神与应急救援论坛举行
“请你来协商”——小区物业管理专题协商会召开
“台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拟推荐人选公示通告
第八十四期临海大讲堂昨举行
报头
今日临海一版要闻01厚植生态底色 绘就山海水城 2020-11-20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