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括苍周刊·人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消失的脚印

  □禾  睦

  上世纪50年代,台州府城的商业业态主要布局在临海解放街(今紫阳街),那些百年老字号至今还基本留存在这条老街上。60年代至80年代,逐渐转移到新开辟的口字形街道。

  “文革”期间,临海城关的街道名称有过一次普遍性的红色变动,如回浦路改为大寨路,赤城路改为大庆路。直到1981年,地名做了整合统一,恢复原名或重新命名为今名。

  “口字形”街道的概念是在1984年,由临海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的。具体指当时的临海城关4条大街,即东西方向路面均宽24米的回浦路、巾山路,与南北方向路面分别宽22米、17米的赤城路、东湖路交叉构成的城市路网。

  当时,除了台州地委、行政公署大院在回浦路西段,临海县委县政府大院在回浦路北10多米的东门后街56号外,那些炙手可热的商品物资供应部门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个口字形街道上,那里无形中成了台州府城的中心。

  不过,回浦路与赤城路连接处当时还是丁字路口,但特别热闹。“文革”中,在回浦路口搭了个水泥高台,夜里小型群众集会的主席台往往放在这台上,这里也就成了造反派亮相演讲、“走资派”接受批斗,大众散发传单、号外,团体发布特大喜讯、宣布重要新闻,老百姓传播小道消息的重要场所。晚饭后,一些市民会互相招呼着“到大寨路口望热闹开”,下意识地向“大寨路口”聚集。

  赤城路北段尽头连接着“卖猫桥”“天灯巷”前后两段窄仄小巷,一直通往县里和地区的大型集会场所、兼体育运动场“人民广场”。每次集会,人群进进出出,这段路都是最拥堵的。那时,我喜欢吃一种叫“大米面”的食品。是把米粉蒸熟,然后经硬木模具挤压出来的一种圆圆的面。“大米面”要用大米兑换,当时城关好像就只有一家私人作坊在制作,我每次去买都要排长长的队。每次都会被笼罩在升腾的水蒸气雾里、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干活的师傅们所感动。这家作坊就在“卖猫桥”路口。后来拓宽这两段小巷成赤城路北段,终端是百年名校“哲商小学”。

  我印象中的口字形街道商业业态的主要布局是这样的:

  回浦路系1958年拆东门直街、蓉塘巷、白塔桥等街巷而成,宽22米,我们小时候叫它“新开街”。其路南侧有副食品公司门市部(回浦路与赤城路交叉的东南转角处,其楼上为供销社办公场所),临海特产的橘子(早橘、槾橘、乳橘、朱红)是在这里凭票购买的。旁边过去一点是临海照相馆,楼下接单、开票、取片,卖胶卷、相册等;楼上摄影厅,好像有大小2个,背景是彩绘的布幕,有好几套供挑选,以东湖风光为主。我们家10多年的春节全家福都在这里拍的,从黑白拍到彩色。记忆中的摄影师有葛、孙、李等,还有给我们许多帮助的我的周姓女同学以及陆姓、董姓、杨姓师傅。照相馆东边是临海饭店,80年代,父母亲安排的年夜饭大多选择在这里。跨过继光街就是五金公司的金星商店(与台州影剧院相对)、文化馆和图书馆、1978年由城关医院改建升格的县中医院。北侧有回浦路与赤城路交叉的西北转角处的临海邮电局营业厅,数间民房(后来改造为地区招待所、台州宾馆,即现在的台州医院骨科分院一部分),第二百货公司(与副食品公司门市部相对),创汇大户工艺美术公司。工艺美术公司大楼实际上是生产车间与办公室合一的,那里的“木头人”卷笔刀、彩绘木花瓶等产品都是出口的。再过去是县人民大会堂。东端是“吊桥头”,即后来在原址上新建的崇和门惠风楼。

  赤城路系1958年拆除河头直街等形成的,宽27米。1964年,路南端的300多米长的路面铺上了宽16米的水泥,成了临海第一条水泥马路。中段东侧有原巾山菜场(今中心菜场),菜场内有蔬菜公司门市部,东边有食品公司门市部,其楼上分别有两个公司办公处。西边面临赤城路的有水作社。中段西侧有水产公司门市部,后来成立的第三百货公司。赤城路与巾山路交叉的西北转角是后来的粮食大楼;东北转角是新华书店;西南转角是中国人民银行,后来分出面临赤城路的工商银行,面临巾山路的农业银行;东南转角是临海旅馆(今大众宾馆)、大众饭店。值得一提的是,近现代浙江著名传统学者、收藏家、台州文物图书事业的开创者项士元先生的“寒石草堂”原来就在这个十字路口上。

  巾山路也是1958年建成的,故最初是以“跃进路”命名的,街宽22米。中段南侧有临海旅馆(今大众宾馆)、儿童书店、虹光电器商店、台州电影院,飞跃商店(继光街与文庆街中间),楼上为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办公室。北侧有第一百货公司,50年代初为台州百货公司。有生产资料公司,后来分出石油公司、燃料公司、煤炭公司。糖烟酒公司的迎春商店,日杂公司、土产公司门市部,三家公司办公地点也在此,商业局以及后来从该局分设的工商局、外贸局也在这位置(台州电影院的斜对面、大银杏树北面)。1983年,巾山路开始东延西扩。

  东湖路原名湖滨路,路基是原来台州府城墙的东城墙,1958年10月拆除后,建起了12座炼铁小高炉,随后小高炉拆除,平整为宽17米的道路。地区物资局、临海物资局机关位于这里。

  口字形街道的形成历史可参考《金柳凭风》一书中何金标《口字形大街》一文。“一夜推到泥土墙,三天摊平路面。”“路面宽度从5米至6米拓宽到22米至24米。”书中叙述的建设者风采颇为感动人。

  另外,顺便提一下南北向的文庆街,它是临海城关第1条马路,俗称新马路,宽8米,“文革”时改称反修路,1981年恢复原名。临海绣衣厂、县建筑公司、台州水利局、台州军分区,后来的台州广播电视局在这条街上。

  1986年3月1日,临海撤县设市。1993年7月24日,临海市委市政府机关大院(占地面积19亩)有偿转让给詹氏新建“耀达商场”,机关单位驻地易地东移。随后,口字形逐渐扩大为井字形。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台州撤地设市,翌年1月8日,台州市四套班子机关办公正式搬迁到椒江,原驻地慢慢演变为台州老干部活动中心。同年12月19日,占地面积53亩的国庆村勾山东侧临海市委市政府机关新大院启用。

  90年代开始,城市中心不断向东转移,由崇和门广场到靖江路商圈,从古城街道挺进到大洋街道的商业街;新世纪开始,又提出了由东湖时代向灵湖时代、灵江时代跨越的口号。

  口字形街道的标志物是60年代种下的梧桐树。现在,这些梧桐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尽管有一些枯死或被替换,但它们依然是临海曾经的市区中心、曾经的热闹与繁华的历史见证者,依然是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无言公证员。

  重温这段口字形街道的前世今生,再走印着昔日脚印的大街马路,看看已经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街面,不论路是宽还是窄,招牌是前卫、华美还是本色、朴素,每次总能带给我一些思考。

  1958年,宁波市区最繁华的中山路路面宽度也只有“一根杆子撑对面”的10多米。而当时,临海城关镇的决策者“决定取空(地)拉直,拓宽路面,开辟4条新街,东西走向宽24米,南北走向宽22米”,且只用了几个月时间,新开街、跃进路、河头直街、湖滨路的口字形街道就初显新貌,这眼光、魄力、速度、效率着实令人敬佩。写到这里,我十分感慨,也颇有点自豪,因为这决策者就是我的父亲,时年26岁,身兼临海城关镇委书记、镇长、城市人民公社主任三职。

  兴致骤起,遂填词仿写:

  《采桑子·府城口字形街道寻踪》

  芒鞋几度随花甲,桐叶飞飞。银杏肥肥,口井街衢独步回。

  旧踪清梦寻栖处,洗尽尘灰。心绪轻挥,致远行安怜晚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
   第03版:括苍周刊·人文
   第04版:括苍周刊·视觉
寻找消失的脚印
八月十六送老丈姆
今日临海括苍周刊·人文03寻找消失的脚印 2020-11-20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