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雨
什么是微小青春期?从出生到1岁多的儿童,在临床上有一种微小青春期,常见于女孩,最多见的是单纯乳房早发育,子宫和卵巢没有变化,也没有其他性征出现,这是生命早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来说,这种发育对孩子未来的发育、身高和智力都没有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微小青春期?男婴、女婴都会出现微小青春期。一般说来,胎儿在母体中的雌激素水平是非常高的,当脐带剪断的时候,婴儿和母体之间的联系结束,但是很快婴儿体内就会建立起“下丘脑—垂体—性腺”的轴系,这是调节体内内分泌的重要轴系之一。当孩子出生的时候,这个轴系虽然还不太稳定,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备的。这个时期,孩子体内的一些性激素水平就会升高。
之所以叫微小青春期,是因为这跟青春期发育相似,在这个时期,男孩的雄性激素以及女孩的雌性激素都可以有明显的升高。
男婴在离开母体后不久,在数分钟之内就开始调试其生殖内分泌系统的运行功能。此时,睾丸轻度增大,有阴茎勃起,甚至可在脸上出现少许粉刺,此现象可持续到半岁左右。女婴的反应稍慢一些,但也要在出生后几个小时内开始调试自己的生殖内分泌系统。此时,这一系统还不十分稳定,可间断地分泌雌激素,因此,部分对雌激素敏感的女婴可出现较明显的乳房发育。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极少数女婴甚至会出现类似月经的少许阴道出血现象。
微小青春期,男婴儿一般是在半岁之前出现,女婴儿大部分在一岁之前出现,有极小部分到两岁左右出现。
饮食是否会造成“早发育”?微小青春期既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为什么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却没有呢?除了对雌激素敏感之外,会不会跟孩子的饮食有关系?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目前没有相关的研究认为微小青春期的出现跟饮食有关系,虽然说给孩子吃的东西要尤其注意安全问题,但是也没必要做得太极端。孩子的饮食也要遵循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平时注意别给孩子吃垃圾食品、反季节蔬果以及补品。
微小青春期不同于性早熟。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青春期的表现时,往往将其定义为“性早熟”,事实上,微小青春期和性早熟是两个概念。
为了向医生明晰界定性早熟的概念,2010年,原卫生部发出“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再次重申了诊断依据——女孩子在8岁以前、男孩子在9岁以前如果出现第二性征,可以视为性早熟。但是,该指南同时指出,一些小年龄段孩子的乳房发育,属于“小青春期”,不能简单地判定为性早熟。
微小青春期是生命早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般能自愈。单纯的乳房早发育,是两岁以下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孩子会自愈。家长平时需要关注孩子乳晕的大小、颜色,以及乳头是否变硬,如果乳晕没有变黑、按压乳房没有痛的感觉,那么只要随诊观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