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路向北觅雪镜
  □本报记者 屈扬帆 文并摄

  乍闻,今年北方的第一场雪已纷飞,在今年的寒潮里,忽然想起两年前去东北的那场旅行。人生总要有一次,遵循内心的温度,奔向异域的寒冷,去追寻霜雪。

  三个小时的等待

  就为那四代传奇

  飞行近3个小时,从南方飞往北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境,在飞机上就略有感受。从空中俯瞰北国,墨色的山川,夹着条条道道的雪线,如同油画一般壮美。

  下飞机时,时正正午,习惯了南方的那种湿冷,居然没有感觉到传说中的零下十几度的那种生猛的冷。下午的时候,在索菲亚大教堂的暖阳中,一手一支马迭尔冰棍,另一手擒着一只正宗的北方大冰糖葫芦,左右开弓,身上恨不得打上"游客"二字。温度够低,怎么吃,冰棍和冰糖都不会融化,吃得嘴巴都僵掉了,足足猴啃了半个多小时才解决了这顿美食。

  当然,没嘚瑟多久,傍晚时分在冰封的松花江上滑冰,寒风乍起,分分钟感受到了零下十几度的恶意。对于当地人和游客来说,结着厚厚冰层的松花江,都是最好玩的所在。各种借助小道具的冰上游戏,一一玩过。实在冻得咯咯发抖,躲进燃着炭火的小木屋,啃一根东北玉米棒子,分分钟让你满血复活。

  夜幕降临,一行人移步四代传承的哈尔滨老厨家道台食府。说起东北菜,大家一定会说各种大锅炖,但如果一个城市有一种味道的话,哈尔滨的味道应该是酸酸甜甜的。因为哈尔滨在历史上是一座华洋杂居的国际化大都市,东西文化在此交融,饮食特色也受西餐的深刻影响。锅包肉凭借酸甜爽口的口感成为哈尔滨菜当之无愧的代表。而“锅包肉”正是百年前老厨家首创的。 

  步行几里,终于到达这个哈尔滨的名店,果不其然,队伍排得老长老长。整家店洋溢着“我是百年老店,百年老店,百年老店,我传了四代人,四代人,四代人”的气息。墙上的照片,和玻璃橱窗里的老古董,显示了早在哈尔滨开埠之初,“老厨家”创始人郑兴文任滨江关道(俗称“道台府”)主厨,为了适应官员外交宴客的需要,道台府官膳华洋大菜共置一席。锅包肉、啤酒鱼、马上封侯、加官受禄、天龙赐福、熏卤鸭、猪头焖子、酸瓜洋春卷等有故事的名菜,均出自郑氏家族,如今传承4代,堪称是哈尔滨饮食文化之源。

  啥都好,外面风雪交加,里面温暖如春。队伍排得太长,厨房里不时端出一些适合手抓的菜,来抚慰食客们等待的焦躁。由于时间等得太长,那种抚慰菜上来一轮又一轮,让我几乎吃饱啦。整整3个小时之后,终于轮到了。对于等待过久的我们而言,此时此刻,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看着菜一道道上桌,只觉得心中充满了仪式感。事实上,作为哈尔滨美食界的“扛把子”,有哪些好吃的?好不好吃?值不值得等待?都忘得差不多了,为只为美食而执着的自己而感动。

  林海雪原的穿越

  到了北国怎能不滑雪?时正雪国的旅游旺季,那些知名的滑雪地,都被我们一一pass,毕竟只是为了体验一下真正的滑雪,人太多实在感受不出乐趣,反而徒增危险。

  导游桃子带的地方果然不错,皑皑白雪覆盖着雪道,坡度正好适合初学者。穿上滑雪鞋,把自己包得跟粽子一般,刚来到雪场,只觉得举步维艰。一长溜长身玉立的教练走过,东北男孩那身姿,白杨一般,滑雪鞋一穿,各个腿长一米八,真真好风景啊!(赞叹脸)鄙人运动神经素来不发达,看教练总是把人带到坡顶再急速而下,心下一阵哆嗦,很没出息地在下面的缓坡有样学样地艰难滑行着。摔了几次狗吃屎,还有一次四脚朝天,终于拍得几张略显潇洒的大片。满足满足,在此提醒各位,尤其是爱美的女孩,去东北,一定要备一件颜色鲜艳,最好五颜六色的滑雪衫,雪地里随便一站,都是一道风景,切记切记。

  滑雪颇费体力,纵然外界冰天雪地,滑雪衫内已冒着热气。大巴车愈往深山中开,积雪越厚。此时外界的温度已接近零下30度,触目所及均是银装素裹、粉装玉砌、皓然一色,完完全全一个童话的“国度”。

  行至徒步穿越地,下了车,才觉得冷。远山近树都披上了一件厚实的“洁白”外衣,参天的红松,林间偶尔闪现的野兔山鸡,一条雪中走出来的狭窄小径,营造出了冬季别样的浪漫氛围。

  向导一再强调,不要偏离大家已经踩出来的小径,这是有经验的向导探好的路。因为半米多高(最深处达到一米多)的积雪下,或许隐藏着危险,或者是尖锐的木桩砺石,也或许有流动的暗沟,不要受伤,不要受寒,是徒步穿越的前提。

  刚开始,一行人还走得小心翼翼,亦步亦趋跟着向导。热身完毕,就玩high啦,在这样的冰封雪地里,怎能不激起童心。先用一米多长的棒子来探探积雪的厚度,下面有没有流水,安全后,就肆意地往后一仰,迎接你的就是犹如棉花一般柔软的积雪,瞬间覆盖全身。粗粝的雪松直至天空,调皮的同伴跳起来,用棍子打了一棒子,树上的积雪顿时纷扬,劈头盖脸地让你感受到北国的热情。最好玩的是,仅4岁的小儿当时也跟着来徒步,蹒跚地走在雪地中,走着走着便深陷雪窝。把他高高抱起,往积雪中一扔,顿然没顶,惹来他一阵阵的欢笑,看来爱死这个游戏了。

  尽管哈气成霜,露出帽檐的发丝,睫毛上都结上一层冰霜,但徒步的乐趣无穷,运动带来的热气,让人无惧风雪。大家在半米深的茫茫雪原中一路攀登,朔风扑脸,光秃秃的枝桠恍如上帝之手在天地之间的大写意画,笔走龙蛇,苍劲潇洒。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偶见一些小小的脚印,心想,是否是小狐狸或者小兔子,这些不甘寂寞的小生灵,是出来觅食呢?还是只是百无聊赖之中的嬉戏?

  结束时,尽管大家都累瘫了,还是意犹未尽。晚饭在一个农家的炕头解决,伴着浓郁的东北特色,砂锅鲢鱼头、滑肉片、河鱼炖豆腐等家常菜自不必言,热腾腾的火锅也吃得正酣。热情的主人家拿出几个水果摆在窗台外,十分钟后,冰冻的柿子、苹果和雪梨,正好解腻。酒足饭饱,温暖如春,一家人炕上入眠。

  殊不知,接下去还有冰瀑震撼、雪乡惊魂、镜泊湖冬捕以及灵狐相伴的长白山露天温泉……北国之行还在继续,敬请期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临海新闻
   第03版:巾子山
   第04版:天下·广告
   第05版:括苍周刊
   第06版:新闻超市
   第07版:旅游
   第08版:摄影故事
一路向北觅雪镜
旅游资讯
“临牛线”提档升级 放大旅游集聚效应
迪拜免签? 不!是免费落地签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一场说走就走的大西北之旅
今日临海旅游07一路向北觅雪镜 2016-11-11 2 2016年1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