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该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未取得金融相关资质、也没有金融相关经营范围的情况下,多次在我市广场、小区等地发放宣传单,并通过网站、APP等途径,推荐投资人(以老年人为主)购买其总公司名下的相关理财类产品。整治专班人员立即责令其停止开展业务,并提交投资人数据清单,同时要求该公司负责人即刻启动注销程序,清退公司业务员,及时做好与投资人的沟通工作。
坚持打早打小,有反映必核查,是我市防范处置地方金融风险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上级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要求,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进行实体化运作,从严管控金融、类金融企业,确保辖内初步实现“机构数量、业务规模双降,不合规业务‘零’新增、存量不合规业务逐步压降至零”的目标。
地方金融风险隐蔽性强,早发现才能早防范。整治专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我市完善“三查”机制,即通过重点监测排查、网格化排查、重点区域排查等途径,强化了金融、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的协作,发挥了各镇(街道)、网格员的一线管理作用,有效解决了风险发现难问题。另一方面,我市加强部门数据联通,全面关注注册名称、经营范围中涉金融关键词的企业,对网站中有投资、理财等类金融广告、资讯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测,对群众投诉反映风险线索的企业进行重点防控。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系统,将全市1227家企业作为重点场所,纳入网格员日常排查。专班还多次组织人员对商圈、楼宇等重点区域开展“扫楼式”排查,确保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
发现风险不是目的,消除隐患才是正道。专班人员对纳入监测的30多个重点风险,逐一上门开展核查,并建立了风险企业“一企一档”,实施“一表两库”管理,通过挤压、关停、移送立案等措施,有效控制并拔除了相关隐患。截至目前,我市已对4家网贷机构、9家理财端机构进行关停、对2家网贷机构进行立案,还打击处置了一批投资理财类非法金融业务机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阶段,我们整治专班还将会同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银保监办、中国人民银行临海市支行以及镇街等相关单位,持续排摸地方金融风险情况,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依法处置各类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绿色发展。”市金融办党组书记、主任王建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