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们似乎还生活在“后台风”时期。虽然我们的城市早已云淡风轻,但我们的心多少有点被台风的尾巴扫过,带来一点点的痛,因为,在这周的上半程,我们的邻居余姚,还在它的余威里挣扎。看到网上有人愤愤地评论,说我们浙江太强大了,别处受灾,浙江总是源源不断地送去爱心,但浙江受灾,更多的却似乎是自救。这让我多少有点羞愧。似乎,或者说是确定,我对余姚受淹的关注远远不及四川的每一次地震。也许像我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余姚告急这么多天,我们离余姚近在咫尺,但我看到大家几乎都没什么动静,仅有台州学院学生为余姚募捐了一车药品,这让我联想到四川的那几次地震,我们中的一些热血青年,都摩拳擦掌地恨不得亲赴灾区了。然后再深思下去,在这次台风中,我们自己的城市,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受灾特别严重的,我们对他们寄予了多少的关注?我们有没有立刻行动起来,温暖自己的老乡亲人?当我们愤愤不平地声讨别人对我们浙江太冷漠时,我们自己对自己的邻居、老乡和亲人,付出了多少的关爱?
台风刚过,冷空气开始逼近。我们在整理秋衣的同时,不妨也整理下自己的爱心。我相信,我们都不缺爱心,但如何妥贴安放我们的爱心?在这一点上,似乎很多人都有点小小的迷失。我在生活中碰到太多让我不解的人,有些人乐于资助穷困学生,却很少记得关爱家中的老人;有些人把所赚的工资全部捐给了寺院,却忘记了生活清苦的家人……天气转冷的时候,让我们收回投放得太远的视线,让目光柔和下来,用爱心捂热自己、捂热家人、捂热周围。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提东溪单村,重阳节,这个村子又为老人们捧出了爱心盛宴。当敬老爱老已经成为一个村的传统时,我们相信,这个村子永远不会再有“冷空气”。秋阳中,老人们的笑脸,还原着一个最真实的爱的传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照顾不好,谈何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东溪单村孝心基金的那批发起者,也许有不同的社会角色,但他们最基本的角色,是为人子女。他们对社会最好的回馈,是照顾好自己的父母亲人,这,其实才是为人之根本。正因为他们懂得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才会懂得进一步去关爱邻居街坊,进而扩散到陌生人。若人皆怀此心,社会才会充满和谐。
如果说爱心是美妙的歌吟,不要吝惜自己的歌喉,不要只向往更大的舞台,若你经常轻轻唱,有人经常轻轻和,就是幸福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