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括苍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听新临海人讲述他们回家过年的故事
~~~——听新临海人讲述他们回家过年的故事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 家
——听新临海人讲述他们回家过年的故事
  □本报记者  李  欣文并摄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在临海已经成家立业,生活相对稳定,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角色。但是,他们的根并不在临海,亲人都远在家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的到来,他们思亲的情感已到最浓时。对于他们来说,春节就意味着“回家看看”,与亲人团聚。于是,他们在春运交通压力最大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的路。

  通往家乡的路有很多,他们会选择怎么走?在当今这个物质丰盈的时代,回家的愿望没变,而回家的方式也多了起来。飞机、火车、汽车、自驾,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承载着一份份返乡的迫切心情。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他们身上,分享他们的回家故事。

  人物:戴德洲 

  名片: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柘溪工业园区制造三部精益化小组组长 

  行程:临海——武汉——红安县

  交通方式:飞机+汽车

  戴德洲今年29岁,来自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永强集团。来临海的5年时间里,除了第一年没回家过年外,在接下来几年里,戴德洲都坚持过年回家。“过年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在这种时候特别想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父母年纪也大了,我们有时间应该多回家陪陪他们。”

  前几年戴德洲回家都选择坐大巴,他坦言:“春运时候的火车票实在太难买了,我选择坐大巴回家,在客运中心就能坐,直接到武汉。从武汉到红安县坐车只要四十多分钟,非常方便。”但是春运期间,一路上对大巴车检查也比较严格,每到一个服务点就要接受一次检查,大巴车开得也比较慢。临海到武汉的班车是座位车,不是卧铺,所以往往十几个小时坐下来,下车时腰酸背疼。

  2013年春节前夕,正逢永强集团的生产旺季,当时已经做到前厂(包括研磨、成型、焊接等车间)经理助理的戴德洲非常忙碌,当他把工作安排好准备回家过年时才发现,已经到了大年三十了。火车票肯定是没戏了,客车要坐12个小时,一般班次都是下午五六点的,回家得到大年初一早晨了,大年三十晚上在车上过,太辛酸了,想来想去只有选择坐飞机回家。当机立断,戴德洲买了大年三十下午黄岩机场到武汉机场的飞机票,当时还想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来得及晚上回家吃团圆饭,和家人一起看春晚。

  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却打乱了戴德洲所有的计划。戴德洲赶到黄岩机场时被告知,由于台州和武汉都在下雪,所以飞机无法正常起降,航班延误,希望乘客们耐心等待。

  当时乘坐这班飞机的大多都是武汉、重庆在台州经商的人,大家回家的心情都比较急切。在飞机误点一个小时以后,不少乘客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戴德洲说,当时有一些比较心急的乘客开始和机场工作人员吵了起来。晚上7点半,戴德洲乘坐的航班正式确定取消,这时候,大家的负面情绪开始到达顶峰,几个乘客甚至开始打砸了机场的公用设备。“换成任何一个人想想,大年三十回不了家都很难接受。但是我们也要理解,毕竟是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也不能控制老天不下雪啊。所以我当时也没有和他们一样火气那么大,反而还在安慰边上的一些乘客。说不定大家一起过年也是一种缘分嘛。”戴德洲笑着说。

  在安抚了乘客的情绪后,机场工作人员安排大家住在附近的酒店里,年三十晚上9点左右,戴德洲就在陌生的酒店里吃上了他的年夜饭。

  大年初一一早,机场工作人员过来通知戴德洲,要用大巴将他们送到温州机场,再从温州飞往武汉。戴德洲迅速收拾好了行李,出发赶往温州。当天下午,飞机终于按时起飞。经过一个多小时,降落在武汉机场。当戴德洲乘车到家,已经是大年初一的晚上了。

  这一次的春运回家路让戴德洲记忆犹新。他说,因为路途远,路上充满了不确定因素,但是谁能阻挡一颗想回家的心呢?今年过年的放假是从大年初一开始,自己也只能等到大年初一才能踏上归途,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回家和家人一起,不管路上碰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戴德洲说。

  今年已经是戴德洲在临海的第六个年头。这个青涩的少年在工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渐渐成熟稳重起来。戴德洲说,永强集团让自己很有归属感,他们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稳定的晋升空间和学习机会,只要自己肯踏实努力地做,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戴德洲说,自己想把家安在临海,在临海成家立业。以后等父母年纪大了把他们接到临海来安度晚年,就不用在春运的时候把宝贵的时间再浪费在路上了。

  人物:刘羽涵 

  名片:市中医院特检科主任 

  行程:临海——九江

  交通方式:客车

  刚采访刘羽涵的时候记者很惊讶,这个明明讲着一口纯正临海话的医生难道也是“新临海人”?刘羽涵笑着说,自己来临海已经13年了,前几年开始学讲临海话,现在有点模样出来了,不知道的人也都以为他是临海人。“来到临海工作,娶妻生子,落户扎根,其实我已经是临海人。只不过我的根还在江西九江,我的父母在那里,心就在那里。每年到了过年,还是想回九江,陪陪父母亲人。”刘羽涵说。

  刘羽涵回忆说,自己2000年从江西九江医学院毕业以后,来到嘉兴某家医院实习。当时过年回家坐的是绿皮火车。春运到了,火车站里黑压压的全是人,连站台上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你想靠双脚走到火车上根本不可能。大家都是四肢并用,从窗户里爬进火车的。“你还别以为夸张,当时要上火车,都是从别人的肩膀上踩过去的。你要是稍稍‘温柔’一些,那就等着火车从你眼前开走吧。只有见识过绿皮火车的春运才叫真正地体验过人生。”他笑着说。

  说起来临海工作的经历,刘羽涵用了“缘分”两个字来形容。当时在嘉兴实习的他,听同学说临海有江南长城,还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兴致勃勃地利用休息时间来旅游。到了临海之后,同学恰好去中医院面试,自己反正也没事就陪他去了。当时面试的领导对刘羽涵的印象很好,就问他愿意不愿意来中医院工作。于是刘羽涵就留下了自己的简历。回嘉兴后没过几天,他接到了来自临海的电话。没多考虑,他就整理好行装来到了临海。一晃眼,已经过去了13年。

  那时候,临海的高速公路网还没有铺开,铁路也没有建成,从临海到九江走的都是省道,交通相当不便利,而且客运中心也买不到到九江的车票。刘羽涵只能坐车到东塍镇的75省道附近,再拦路桥到九江的过路车。“第一次是别人介绍我去坐的,后来司机就给了我一张名片,我要去之前直接跟他联系好,上车再给钱,方便是方便,就是心里不踏实。”刘羽涵说。

  坐这样的车,首先要有很强大的抗压能力,而且得有体力。春运的时候,类似的客车很多都会出现超载的情况,像刘羽涵这样半路拦车的,就属于超载的那部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位置的,刘羽涵印象里有一次就是车上全部客满,自己没有位置,只能靠着卧铺的钢管站着,一直站了13个小时,下车的时候连步子都迈不开,差点从车的台阶上摔下去。如果车子遇到半路检查,司机还会提前让他们下车,过了检查点才能重新上车。刘羽涵说:“像这样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的客车,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去坐啊。这些年来,临海的交通网越来越发达,高速公路可以一直通到九江,这样的超载车我再也没有坐过了。”

  最让刘羽涵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那年过年前雪下得特别大,路上都开始结冰,非常危险。刘羽涵坐上回家的大巴后,司机说,目前高速公路已经全部封道了,只能走省道。车子开到仙居的时候,走的全部都是山路,弯道很多,路况也非常不好。当时刘羽涵已经昏昏欲睡,猛然间听到车子响起了尖锐的刹车声,然后就感觉自己乘坐的车子一个摆尾,自己也因为惯性被甩到了旁边的位置上。这时,司机大声叫起来:“大家都别动!动了失去平衡,车子要掉到山下去了!”听到这个话,刘羽涵的背上就出了一层冷汗,心里一片空白,只剩下祈祷,祈祷千万要平安。似乎是听到了他的祈祷,车子慢慢恢复了平衡,司机小心翼翼地挪动,逐渐把车子开回到车道上。这时候,车上才响起一片抽泣声,一些胆小的乘客开始哭起来。想起当时的情况,刘羽涵还是有些后怕。只不过事情都过去了,置身事外想想,当时还真是有点幸运的成分在里面,如果车子再偏移10厘米,估计一切都不一样了。

  2006年,刘羽涵娶了一个临海妻子,成立了自己甜蜜的小家庭。2007年又有了可爱聪明的女儿。现在刘羽涵回家都选择自驾去。一家人说说笑笑地,不知不觉时间也就过去了。路上八九个小时也不觉得很难熬。

  今年过年,刘羽涵的爸爸妈妈都去上海他的姐姐家里,刘羽涵决定在值班结束后,也带着妻子和女儿赶往上海和家人团聚。“现在去上海太方便了,坐动车和高铁都行,速度快,环境也好。今年的春运回家路,一定会走得特别顺利。”刘羽涵说。

  人物:郑辉 

  名片:私营业主、铝合金门窗店老板 

  行程:临海——芜湖南陵县

  交通方式:摩托车自驾

  郑辉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采访,他说自己开摩托车回家,觉得很难为情。随着“过年回家”这个话题的展开,郑辉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动情处,郑辉好几次都有些哽咽。

  郑辉今年33岁,17岁从家乡出来后,就一直在外面工作。一开始从工厂的学徒做起,后来跟着老乡一起做铝合金门窗。这些年,他辛辛苦苦地工作,把钱攒起来寄回老家给爸妈。“爸妈年纪都很大了,爸爸身体也不好,没有劳动能力,全靠妈妈种些菜来卖,我现在有能力赚钱就多寄点钱回家,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一点。”郑辉说。

  郑辉2010年来到临海,现在在升辉购物城旁边的巷子里开了一家铝合金门窗加工的店,因为用料扎实、服务到位,所以现在老客人介绍来的生意也不错,每个月都有近一万元的利润。但是郑辉还是不敢乱用钱,他说,现在自己有了家庭,有2个孩子,还有父母要赡养,平时自己用钱都很节约,能不花的钱都不花。所以春节回家的时候,他选择摩托车自驾回去。

  “我是从2009年开始选择自己开摩托车回去,当时我在温州平阳打工,身边有很多的工友都是自己开摩托车回家,他们说,一车3个人,花费比买票回家能省下一半。我一听就动心了,于是买了一辆摩托车,那年春节就自己开回去了,后来算了一下,确实比坐客车便宜,从那年以后,我每年都自己开回去。”郑辉说。

  临海到芜湖大概500多公里,开摩托车的话大约11到12个小时就能到。郑辉说,去年自己关店比较早,大概提前了十天就准备回家了。因为这些年装铝合金门窗的工作原因,自己的膝盖受损严重,遇到寒冷的天气就会疼痛。开摩托车的时候,对向风刮过来,膝盖疼得特别厉害。所以妻子就给他买了一双很厚的护膝,还准备了各种保暖的装备,让他开车的时候能温暖一些。

  准备好包裹后,郑辉和妻子就开着摩托车踏上了回家的旅途,他的两个孩子平时都在老家由父母看着,回家的时候他特地准备了两份礼物,一个芭比娃娃和一辆玩具坦克。“平时不舍得买这么贵的玩具给他们,过年嘛,也让孩子们开心开心。再说,平时我们都不在家,感觉亏欠他们,只有过年的时候弥补一下。”郑辉说到孩子的时候,脸上露出了温柔的表情。

  (下转周刊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临海新闻
   第03版:巾子山
   第04版:天下·广告
   第05版:括苍周刊
   第06版:新闻超市
   第07版:风情旅游
   第08版:书画
回 家
漫谈春节之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今日临海括苍周刊05回 家 2014-01-24 2 2014年01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