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地气尚凉。微微的暑热,蒸腾出各色花朵的清香。
走在巷子里,阳光明晃晃的。喜欢挨着屋檐下走,石板巷子凹凸有型。这些宽宽细细的巷子,幽长幽长,有着江南的闲适和清幽。
一路走过去,巷子口的阿婆在自家的门口支起小方桌,青草糊清凉凉的气息开始在巷子里流转、飘荡。青草糊,是我们台州人舌尖上极具诱惑力的一种时令食物,也是我最迷恋和喜欢的夏日消暑饮品。在燥热的夏季,来一碗凉爽的青草糊,是最能安抚夏日燥热不安的心。
阿婆的摊子在小巷经营了很多年,摊前的那块牌子“小三青草糊”字迹陈旧、斑驳,阿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但每年一到夏天,阿婆摊子就会在巷子里开张。一张四四方方的小木桌,边上放着几把竹椅。小桌上叠放着玻璃杯,杯上的青草糊倒扣着。玻璃杯透明,青草糊的颜色棕黑而透亮。那时很好奇,奇怪杯子倒扣着草糊为什么不掉下来。还有一些小瓶子、小罐子,里面盛着薄荷露、蜂蜜水。盆子里的草糊用薄纱巾盖着,隐约能看得到草糊摇曳的样子。
那时候的青草糊一杯只要五毛钱,阿婆笑眯眯地拿着杯子。翻转过来的草糊,微微晃动着,色泽晶莹透亮,阿婆用小勺子在玻璃杯里来回击打,那“叮叮当当”的脆响,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然后加几勺蜂蜜水,滴一点薄荷。用勺子匀几下,一杯甘甜凉薄的青草糊就弄好了。站在屋檐下,轻轻地抿一口,那凉凉的味道,从舌尖到心尖都非常解渴,薄荷的清凉和草糊的草木气,让你舌尖的味蕾有无比的惊艳,连呼出来的口气都是清新甘甜。很多年后,只要想起这种声音,就有一种美好的回味。
制作青草糊的植物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仙草”,又名仙人草、凉粉草,属一年生草本宿根植物。在春、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就可以用。其实它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有降火气、解热、消暑、清血等功能。阿婆的青草糊都是她自制的,她家有一口大铁锅,用柴火慢慢烧、熬,直到汁质出来,煮烂后将草茎捞出,滤去残渣,加米浆煮好冷却后即可成形。凝固后的青草糊晶莹剔透,那温软的样子让人的心里也变得柔软起来。
现在商场里有许多凉粉膏、仙草蜜,样子跟青草糊差不多,吃起来方便,但口感完全不能比,我迷恋青草糊这种本真的口味。最近朋友圈,突然出现了“妈妈味道”的青草糊。打开一看,图片里的青草糊美轮美奂,让我颇为吃惊的是:那色泽真的太好看了,在光影的作用下,尤如黑色的珍珠,一见便令人食欲大开,于是赶紧下单。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一大碗透亮如玉的青草糊就送到家里。不出门,也能品尝到青草糊,这不能不说是现代快递的便捷。
一碗青草糊,就是一碗乡愁。舌尖上草糊,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多的是让人忆念曾经的岁月,它是庸常生活里的一份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