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多年香港梦
香港,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谈起这颗镶嵌在山水之间的东方明珠时,购物天堂、美食天堂、充满活力、满街型男潮女等等,都是身边去过的亲朋好友对它的赞美之词。每每听到他们在谈论香港游时,我总恨不得自己长上一双翅膀,马上飞到香港的赤邋角国际机场!
多年来,虽然我看过的只是TVB(香港无线电视台)电视剧里呈现的香港,听到的也是亲朋口中说的香港和陈奕迅唱的粤语歌,但是无论耳闻还是“目睹”,这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对我始终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美丽的维多利亚港,太平山的夜景,街头闪烁的霓虹灯,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楼,诱人的港式早茶,还有中环街头偶尔出没的明星身影,甚至街头穿着制服巡逻的帅气阿Sir们都让我心向往之。虽然从旅游学校毕业,也当过几年导游,但是对于旅游热门地之一的香港我一直都没去过,这也不禁成了我心头的一件憾事。
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到今年的中秋假期,趁着秋高气爽,也趁着出境游国庆前还未涨价,我终于决定实现心中沉睡多年的香港梦:打开地图,对着香港,大喊一句:我,终于要来了!
香港,我来了
在决定去香港后,我在选择跟团游和自由行之间纠结了很久。如果跟团,那势必要在导游小姐“女人爱珠宝、男人爱名表”的忽悠声中,像待宰的羔羊一般送进所谓的旅游定点购物店,兜里的钱保不住外,买到的东西可能还是外面商店里的老款式;如果自由行,虽说机票加酒店可以委托旅行社搞定,但是初到香港,先去哪儿后去哪儿,路线不清楚,出门不仅费钱而且费时费力,相当不划算。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式呢?说到这,要特别感谢当年和我奋斗在同一个办公室的王哥,在他推荐和安排下,我和妈妈走了一个“半自由”的旅游团,也就是到港第一天没有购物,而且食住行由旅行社负责,我们要做的就是跟着导游把香港主要景点逛完就行了;结束后接下来三天的行程就由我们自己安排,想去哪买东西,想去哪儿吃大餐,统统自己说了算!这种新型的“半自由”旅游形式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比较常见,目前临海还未普及,所以这次我们能“抢先尝试”可以说是赚了一回呢!
令人意外的第一印象
我的香港之行,首先从深圳开始。根据旅行社的安排,我们从路桥机场飞至深圳,再从深圳皇岗口岸出关到达香港。皇岗口岸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与香港新界落马洲口岸相对,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5个一线口岸之一。当我们走过通关桥从深圳出关后,还得坐上约五分钟的公交车到达香港落马洲口岸,路经深圳河时,导游突然大声说:“过了这条河我们就算到香港了!”我不禁回头望了一眼离我渐渐远去的深圳,再转过头眺望前方,果然路边的指示牌上写的已是繁体字,手机信号也从中国联通变成了PCCW(香港PCCW电讯公司),窗外的绿树嗖嗖的从我身边飞过,天空蓝蓝白云朵朵,眼前的一切似乎和想像中一样但好像又有一些不同,就这么我就到香港啦,激动的我一想到这就有一股掉泪的冲动。
到香港后,接待我们的导游是一位和我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她虽然普通话不怎么好,但是可以听出来讲的很认真。她会跟我们讲些什么呢?客人要是气氛不高怎么办?……我脑子冒出一连串的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当过导游的缘故,出门旅游碰到曾经的同行我总是特别关心他们的讲解内容和方式。“香港是个法制严明的地区,对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注重的。所以叔叔阿姨们你们要注意,在香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无论是坐出租车、巴士还是过海坐船,都是禁止饮食的,包括现在我们的旅游车!不要以为没人看到,食环署(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的工作人员都是穿便衣的,如果看到你违规就要罚款2000元港元。”估计是为了引起我们重视,这位姑娘在简单地自我介绍之后,先不作沿途讲解,而是马上给我们送上一连串的“特别提示”,除了车厢内禁止饮食外,在香港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也会处于港币1500元的罚款;吸烟者只有在头顶见蓝天并有烟灰缸的地方才能吸烟,室内则是绝对禁烟的。
听到这些规定后,和我同车的一些游客们颇有抱怨。不过我觉得这些法律规定对保护公共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随便”惯了的大陆人敲了次警钟,既然身处香港,我们就得尊重他们的文化和制度。
出于好奇,我趁着一个空档询问为我们开车的司机。这位师傅约摸40岁左右,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染成了金黄色,外表十分新潮,“港味”十足。跟我们问候时,他会用他不太标准的香港普通话说“你好”,听着很有趣。我问他,这些规定是否真罚,他说香港很多秩序就是靠重罚维持的,香港人早就习以为常。“罚款”与“监禁”这两个词语就如装在香港人脑子里的红色信号灯,时时发出红色信号,告诉他们要遵守秩序。谈话间我还发现,他和导游一样把对大陆的称呼从“大陆”改成“内地”,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对香港回归祖国的一种认可吧。
就这样,令我意外但又令我欣然接受的是,在真正到达香港市区前,法律严明、车厢内禁止饮食、违者罚款等关键词就成了我到香港后的第一印象。
看楼、看景、看人,走马观花逛不停
我们口中常说的香港,其实由新界、九龙、香港岛和离岛这四个部分组成。新界位于香港北部与深圳接壤,也是香港原住民最早居住的地方。导游和司机从新界的落马洲口岸接到我们后车子一路往南行驶,沿途经过北区和沙田区时,还可以见到大块大块的山地,中间零星着建着几排居民楼。导游说这样的房子香港人唤作“村屋”,全香港只有在新界和离岛地区才有,由当地拥有土地的原居民所盖而成,一般都是独立屋,2至3层高,从外观看和我们这里农村盖的房子差不多。按照传统习俗,这些房子过去都是依循传男不传女的原则,即房子的继承权是属男丁所有,直到近几年才改为男女共同继承。虽说被英国统治了100年,但是中国人重男轻女的观点还真是一样的呢。
过了新界,随着眼前的大楼越来越密,越来越高,我们来到了九龙半岛。九龙半岛东南西三面都被维多利亚港包围,它与一海之隔的香港岛一样,是组成香港繁盛的市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以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简称油尖旺)地区最具吸引力,这里的尖沙咀中心、帝国中心、好时中心等各式商店鳞次栉比,购物、饮食、娱乐与文化场所应有尽有,人气与港岛不分高下!就是贪图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在离团后的三天里,我和妈妈就选择住在了九龙旺角的一家宾馆里,一出门就可以感受到街头那汹涌的人潮,再一转身便可一头扎进街边某个热闹的店铺里逛个痛快。直到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遍地都是商店,到处都是购物中心”,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真的是名不虚传。更让我大开眼界是,在香港,就算一整条街相隔两间或是对面两间开着同一品牌的店铺,但是里面的出售的商品却是不一样的。就拿旺角的弥顿道来说,虽然周大福、周生生、周六福等金店都在此聚集,周大福甚至在路两边同时开了两家,但是我们逛时丝毫没有重复之感,无论项链、手镯、戒指,每个店铺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看家宝贝,各个做工精细,造型新颖,金光闪闪让人目不暇接;而同样在旺角的波鞋街上,相隔几步路就开着两家耐克店,我仔细一对比发现,这两家一家主要卖篮球鞋和跑鞋,而另一家则主打各种时尚的休闲鞋和板鞋,不仅款式和种类比国内丰富,而且价格相对来说也更便宜,要不是考虑鞋子占用行李箱空间较大,我真想多买几双带回家。
但是正所谓硬币都有两面,香港虽然经济发达、购物便捷,但是和大陆广阔的陆域面积比起来,真的是个弹丸之地,土地寸土寸金,居民生存空间只能向上发展,因为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在市区游览,各个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们也是不可忽视的眼前一景。黄大仙祠是我们来港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一下车,我和同团的大伙伴们都惊呆了:和多数古树参天,曲径通幽的寺院不一样,这座香港香火最旺的庙宇位于位于九龙半岛东北部高楼广厦之间。一抬头,寺院的山门和远处的高楼相映成景,一中一西,一古一今,倒是很好展现香港中西交汇的城市特色。
在黄大仙祠短暂停留后,我们的旅游巴士穿过过海隧道从九龙来到了香港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穿山越海,现在才算是真正到香港了。”导游小姐说完车内一阵哄笑。和九龙一样,眼前的香港岛上道路两侧密密麻麻都是各类高层建筑,仰头只能看见一小片蓝天白云,突然感觉自己好似井底之蛙,甚至我们到达太平山顶时,我仍能看到几幢建在山坡上的高楼,看起来摇摇欲坠,不知道住起来是什么感受。如此密集的城市规模,我真的很难想像1840年英国从清政府手中拿走它时还只是个小渔村而已。香港山多平地少,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居民住房非常紧张,主要依靠填海来扩展土地。香港国际机场、迪士尼乐园等都是填海修建的,高昂的房价使得香港人的居住条件比起大陆城市差了不少,想想周围亲朋动辄140、150平方米的住房,对许多普通香港人来说真是一生的奢望。
而从太平山下来,在浅水湾富人区里则是另一幅景象了。海滩边那些背山靠大海的别墅群,占据了香港岛上最佳的风水宝地,充分展示了主人强大的经济实力,同时也是豪富的象征,听闻其中就有首富李嘉诚和前香港特首董建华的别墅。身后价值上亿的房产,我等平民是无法拥有,不过作为一名游客在浅水湾沙滩上吹吹海风或是脱掉鞋子踩踩沙子还是十分惬意的,说不准能沾上一两分这里的贵气给自己带来好运!
让人叹服的香港文明
谈起这次香港之行,要说感觉怎样,一个词就是“舒服”。这不光光是购物舒服,而且行走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时,处处感受的那种由香港人的人文素养、行为习惯所营造的舒服氛围。正如刚来时那位导游小姐所说,在香港诸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许多生活陋习都有法律的严格管理,所以行走在香港,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纤尘不染的感觉,地面上没有任何的纸屑和杂物,到处都擦洗得亮铮铮的,坐船的码头几乎就和机场一样干净。在海洋公园,一千多人在看台上观看海豚表演,散场后几乎看不到丢弃的果皮纸屑,一对比天安门广场国庆日扫出的数十吨垃圾,真是让人不得不叹服。
香港文明,除了环境卫生外,还有一点最让我佩服的是香港地少人多,车流量大,却不堵车。我觉得这仅在于香港的路网发达和交通有序,而更在于香港人开车文明。就像给我们开旅游大巴的那位“潮人”师傅,一路上我几乎听不到他按喇叭的声音,他和我观察其他香港司机一样,在行车中礼貌谦让,完全没有横冲直撞,或随意变道、超车、占道的现象,大家都在各自的车道上有秩序的驾驶,所有的车辆井井有条而又畅通无阻,方便了他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另外香港的车辆延续了英国行驶规则——靠左行驶,所以在路面上各个路口都可以看到用中英文写着的“LOOK LEFT/望左”两行字为外来的游客作提示,显得非常人性化。而在地铁站自动售票机前或是公交车站,所有乘客都会自觉的按预设箭头站好等候车子到来,完全没有插队、占位、抢位的现象。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市民行为中的小细节,但正因为小细节,处处流溢着的城市文明,这迷人香港的气质也不禁让我沉醉。
香港高效,街头的行人都是步履匆匆,其中不乏夹包小跑者,身处其中我放佛又回到某部TVB职业剧的场景,那些穿着职业装赶着开工的白领们,脸上几乎没有颓废和消沉,说他们赶时间追求金钱也好,说他们不停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也好,不能否认的正是因为香港人的这种不断追求,促进了香港社会快速的发展与进步,香港人也因自身的永不满足而活得有精气神。
香港,真的不想和你说再见。因为我们一定会再相见!
自我总结的香港旅游小攻略:
一、如果要感受一下香港的夜生活,一定要去下香港酒吧集聚地兰桂坊。震天响的音乐,醉人的酒香,身处其境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快乐。课余乘地铁过去,搭“港岛线”往“上环”方向,中环站下车。从中环站D2出口出站沿“戏院里”向西南步行一个路口到“德己立街”沿德己立街继续向西南走2个路口就到了。
二、香港的美食不难找,就在路边茶餐厅!喝一杯带茶叶香的正宗港式奶茶,再随便挑几个港式小点心准没错啦,因为我周围的香港人也是这么吃。不要太相信旅游书上推荐的所谓热门餐厅,有些都是收了“广告费”的出版商登的,香港本地人反倒不太去。
三、关于购物,香港这么巴掌大一个地方,看太复杂的攻略是会让你更头疼的一个陷阱,除非你真的想要某个品牌,那么,在网络上找下地址就行了。一般来说,旺角步行街(旺角地铁站E出口),朗豪坊(旺角地铁站D出口);铜锣湾步行街(铜锣湾站F出口)时代广场(铜锣湾站A出口);尖沙咀海港城(地铁站E出口)这三个地方,已经足够逛3天时间了。
四、买化妆品在香港的DFS(环球免税商店)、百货、SASA和卓越等价格是差很大的。一般来说DFS,百货的东西生产日期比较近,产品也更新鲜。另外DFS只有尖沙咀那家才是正宗的,各个品牌也比集中,其他冠上国际两个字的免税店,都是购物团去的,“十一”新《旅游法》实施后,估计旅游团也不会带到那些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