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家训、树家风。前阵子,由市文明办、市妇联、市关工委及社会各界共同挑选的63条家训,作为首批优秀家训汇编成《临海民间优秀家训节选》一书,并在全市各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推广发放。一时间“好家训、好家规”成为热词,晒晒自己的家训家规也成为 “时髦”之举。
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关口,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通过这样的方式倡导传统美德的发扬和传承,通过征集家训、汇编成书、广泛发放等宣传发动,让传统美德融入百姓生活,引领社会新风尚。这在笔者看来,是文明创建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它在人们的口碑相传中,从百姓家庭道德教育与继承上进行引导,提升市民整体素养;它通过无形的力量,时刻感召大众,将城市文明的创建由表及里,由物及人,不仅是阐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的直接表达方式。全市上下正刮起的这场“家训家规”美德教育风,正逐步成为将城市文明创建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密钥”。
“坐而论道”,更要身体力行。作为年轻的一代,对于我们个体而言,家,是生活所在,也是修身之所,如何传承家训、如何重塑家风、如何治家齐家,从现实意义来说,似乎更为紧要。
不可否认,书中记录的家训涵盖孝道、劝学、劝善、诚信、勤俭、和谐、励志、修身等多方面品德,看似只言片语的家训,实则传承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家训的“往事重提”以最朴实、最精辟的语言,教育、警示下一代,是人们立身处世,持家执业和道德教育的传家法宝。只是古往今来,也不乏一些原本有着良好家风的名流,其后人因经受不住各类因素的诱惑指使,将家训抛诸脑后,并不能作为子孙后代学习的典范。
因此,笔者认为,家训孕育于一个个家庭“个体”,渗透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落实在日常举手投足的行为习惯,传承家训,更为重要的,是践行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