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巾子山西麓龙兴寺内的千佛塔,又名多宝塔,于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笫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百姓最熟悉的一个景点。史料记载,千佛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现存塔身系元大德三年(1299)重建。塔为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六面七层,高28.91米,每层有窗,30个壶门,每面都有模压烧制之佛像砖贴面,塔身内有24躯,其中一尊半浮石雕佛像,外有佛像1010躯,共计1034躯,故名千佛塔。
千佛塔是浙江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砖木楼阁式元代多宝塔,五代、两宋以降,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仿木楼阁式塔,但其中元代塔比较少,楼阁式多宝塔更少。这种集砖木结构楼阁式塔与造像塔于一身的独特制度现已留存不多。该塔不但在艺术上是件罕见的珍品,在建筑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对研究元代建筑法式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在此次保护规划和测绘工作之前,我市分别在1976年12月和1999年12月,两次对千佛塔顶部进行过修缮。
据市文保所负责人介绍,此次工程以保养为主,首次涵盖数字化建设工作,通过测绘的方式“锁定”塔身,为今后的古塔保护与修缮提供精密的数据,更加准确地全方位测量出千佛塔的高度、厚度、尺寸、坐标等数据,以及记录下每层塔身内外的细节,“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座塔,为今后更好的保护和维修打下基础。
在此次测绘过程中,文保所工作人员在第四层、五层、六层的塔身内外共发现了50块铭文砖,发现铭文砖。经过拓印可以了解到铭文有五种保存完整,分别为“所祈保身位康宁家眷平安者”、“口都寺七百片”、“所祈寿元绵远禄位高迁者”、“台州路僧錄杨太师捨二千片”、“奉佛弟子胡主福捨一千片”。这也首次明确了现存千佛塔的建造时间和历史,即元代大德三年二月建,距今已经717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