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陈景润、奥黛丽·赫本、拳王阿里……这些名人都曾受一种疾病的困扰,它就是“帕金森病”。如今,帕金森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症之后,严重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倪桂莲说,帕金森病的症状复杂,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对帕金森病意义重大。
帕金森病是什么一种病?很常见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运动障碍性疾病,通俗来讲,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1817年,英国医生詹姆斯·帕金森首次发表文章对这种疾病进行了描述,为了纪念他,将此病命名为“帕金森病”,他的生日4月11日定位世界帕金森病日。65岁以上老年人,约有1.7%的人患有帕金森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帕金森病人的数量逐年增加。
谁是导致帕金森病的“罪魁祸首”?
严格地说,病因不清。目前认为遗传是决定因素,年龄是促发因素,环境是致病因素。此外,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是否与帕金森病有关仍不明确,但适度的运动锻炼对预防帕金森病有益。
得了帕金森病有哪些表现?
“走起路来慌慌张张,手抖动得连筷子都拿不稳,说话越来越含糊,表情僵硬失去了笑容,日常生活动作变慢……”这是许多帕金森病患者的自述,由此可见患病的典型表现可总结为“抖、僵、慢”三字。抖是指手、胳膊、小腿、下颌和面部不由自主地抖动;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慢是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而以小碎步前进。
得了帕金森病怎么办?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完全治愈帕金森病,但这并不代表帕金森病就是绝症,我们可以通过“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逐步攻克它,这“三驾马车”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石,若无效时可考虑手术介入,但这两类疗法疗效有限,因此康复治疗的参与势在必行。康复治疗易被忽视,但却能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最大获益,应当贯穿始终、伴随一生。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方法多样,根据疾病分期及病人症状的不同选用帕金森病体操、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步态训练、姿势矫正训练、平衡训练、呼吸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方法。
帕金森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帕金森病患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均需特别注意:衣要宽松,尽量选择宽松前开身的衣服,选择带拉链及穿脱方便的衣裤;食要健康,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坚果、谷物以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避免饮用过量的咖啡和酒精饮料;住要安全,要避免坐软的沙发及深凹下去的椅子,把床头提高,或在床尾结一个绳子便于病人牵拉起床,上厕所时使用坐便器利于起坐;行要坚持,在疾病早期,要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适当进行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锻炼。
小编这里还有个好消息:
为了帮助更多帕金森病患者早日走向康复和有早期症状者及时排除病情,市一医院专家于4月11日上午11:00至11:30通过临海广播电台FM89.8频道健康直播节目和大家聊聊帕金森病的那些事,有需求的病友及家属注意收听,可参与热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