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本报记者  钱梦华

  一场骤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极其残酷而又铭心刻骨的方式,植入每个人的生命年轮,直至今日,这个年轮已经绕了即将两圈半。在这场漫长的疫情大考中,我市各行各业的人们闻令而动,严防死守,为守护家园而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站在最前线。他们在隔离点,抚慰隔离群众内心的不安;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做核酸采样;他们在全市各个疫苗接种点,保卫着万千市民的安全……他们用一己生命守护大众生命,用奉献与坚守彰显了医务工作者的大爱与担当。让我们向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集中隔离点医务工作者谢鹏锦:舍小家为大家 冲锋在抗疫前线

  3月15日6时30分,市中医院医共体尤溪分院接到了需要抽调一名医务人员去隔离点的通知,谢鹏锦立即主动报名,并带上了事先准备好的生活用品,踏上了前往隔离点的征程。这是他自疫情爆发以来,第3次主动报名驻扎在隔离点。

  当晚,锦江酒店隔离点接收了几十名密接和次密接的人群,谢鹏锦和同事们紧急进入了核酸采样工作。23时30分,采样工作终于结束,将所有的隔离人群安顿好后,谢鹏锦和同事们才稍微缓了一口气。

  就这样,谢鹏锦又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隔离生活。每天早晨,他就要穿上隔离防护服,准时为隔离点的群众做好核酸采样工作,这项任务必须在上午10点之前完成,便于其他同事开展后续工作。

  隔离点枯燥而又乏味,时间一长,隔离群众的心情难免会有波动。于是,谢鹏锦建了一个名叫“中医养生群”的微信群。每天,他都会在群里分享各式各样的养生内容。谢鹏锦说:“分享这些东西,可以帮助大家解解闷,也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每天午后,他会收到各式各样的“求助”:“叔叔,我手肘有点疼”“谢医生,我中午突然开始胃痛”“医生,我的肩膀涨得不行”……谢鹏锦会立即详细询问情况,为他们一一解决困难。

  在隔离点,已成为了大家依靠的谢鹏锦,心中也默默想念着家里正病着的年仅两周岁的儿子。“心里非常牵挂孩子,但隔离点的工作更需要我。这里是感染的最前线,总得有人站出来,只要我今天在这里站着,我就会坚守住,不会让疫情在我这里钻空子。”谢鹏锦说道。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尤其是眼下疫情防控常态化,隔离点的工作越来越艰巨。两年多以来,我市共设有60多个备用隔离点,有近120名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他们成为了守护群众健康的“白衣战士”。

  疫苗接种员戴轶飞:从清晨到黑夜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穿上工作服、戴上口罩手套、消毒接种台、查看记录冰箱冷链……清晨,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共体杜桥分院,防保科副科长戴轶飞带领护士们开始了一天的“战斗”。

  “到外面坐半个小时,晚上这个地方不要洗澡知道吗?吃的东西要注意一下。”每天,戴轶飞都要重复着专业动作,说上几百次的温馨嘱咐。

  “有一段时间,我们所有人忙到只能轮流去吃饭,时间完全不够用,但只要群众还在排队,我们就会在现场打完再收工。”戴轶飞说,为满足全民接种需求,一线医务者不敢多喝水,尽量少上厕所,只为保障每天成千上万人的接种量。记者看到,现场每接种一个,他们就做一次手部消毒,导致部分工作者的手部出现了类似过敏、发皱的皮肤问题。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截至目前,杜桥方舱医院的疫苗接种量达到了44万余次,这意味着戴轶飞和护士们每天都需给成千上百的市民接种疫苗。时间一长,有不少护士跟戴轶飞“诉苦”:“戴老师,我们这手臂都粗了不少。”戴轶飞说:“我们还有不少护士都得了肩周炎,大家偶尔会和我‘抱怨’,但每个人都坚守岗位,从来不退缩。”

  “萱萱,妈妈下午不回去,在家乖乖吃饭、写作业。”下午5点,在办公室里,戴轶飞抽空给读六年级的女儿打了电话。正是女儿小升初的关键时期,但戴轶飞忙于工作,无暇顾及:“我女儿从小就比较自律,她非常理解妈妈的工作,这一点让我很欣慰。”

  简单地吃过晚饭,戴轶飞开始加紧核对当天的疫苗接种量,将剩余的疫苗存进冷链室后,她将信息录入系统。晚上9点多,戴轶飞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她轻轻关上了门,走进湿冷的雨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戴轶飞说道。

  记者了解到,自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我市共28个疫苗接种点合计330多位医务工作者全力奋战在一线,建立起全民免疫屏障。截至3月28日,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769219剂次。

  上门核酸采样员程正武:日行上万步 坚守前沿阵地

  每天清晨,古城街道的大街小巷里都会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摩托车上是一位穿着防护服的医务工作者,他叫程正武,是古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急科长。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程正武就担下了上门做核酸检测的任务,没有一天中断过。

  “您好,我是入户采核酸的医务人员,请您在家准备好健康码……”为了让采样更加顺畅,在接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令后,程正武先核实好基础信息,随后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路线,上门为居家隔离人群进行核酸采样。

  爬楼、扫码、鼻拭子取样、样本收集、消毒、心理疏导……整个采样过程不到两分钟。遇到部分心情抑郁、烦躁的居家隔离人员,程正武还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寒来暑往,在古城街道的各个角落,留下了程正武奔忙的身影。

  每天下午忙到两三点才开始吃中饭,对程正武来说是最平常的事。“做完当天的核酸采样再吃饭,能让居家隔离人员早一两个小时解除隔离,尽早安心。”与此同时,程正武在工作中也收获了不少的温暖:夏日里的一瓶冰镇饮料、雨天群众送到手中的伞以及无数声“你们辛苦了,谢谢”……这些来自群众的关爱,成了程正武坚持不懈的动力。

  在我市,和程正武一样,负责核酸采样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有上百名,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坚守住了群众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抗击疫情,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英雄。他们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他们有“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他们有“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从2019年的寒冬到2022年的暖春,我市成千上万名坚守一线的防疫人员化身“守护神”保卫着百万临海人民,只要有他们在,相信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来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
   第03版:专版
   第04版:纵览
税惠助力优服务 营商环境再升级
火车票预售期缩短临海站新增五趟列车
沿江黄土山春笋俏销
图片新闻
鹿城内外
防火防疫“两手抓” 尤溪镇人大在行动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广告
今日临海新闻02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2022-04-08 2 2022年04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