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云 文并摄
人物简介
孙仁勇,男,1969年6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台州市人大代表,全国劳模。1986年10月参加工作,从事了20多年物流行业,现任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董事长。孙仁勇2002年6月创办临海市世通物流有限公司,2007年,策划创办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孙仁勇同志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用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及重组兼并的模式加速企业转型升级。使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由单纯的物流市场发展成为集国内散货和国际集装箱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管理、城市配送、流通加工、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被评为台州市服务业重点企业,台州市交通龙头企业,国家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2012年被省交通厅运管局评为物流资源整合示范项目。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货物运输、仓储、信息、加工和金融等功能的复合型服务业。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改善投资环境、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助力“三大示范区”建设,提升临海在区域经济中地位的“加速器”。当前我市物流业正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蜕变,已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翻开临海物流业发展史,记者发现,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探索发展、转型升级的华丽转身,对我市的物流业乃至台州物流业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在跨越式发展的同时,树立行业标杆,引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物流行业的全面提升。
2011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荣获国家AAAA级综合型物流企业,2012年被浙江省运管局定为物流资源整合示范试点企业。成为临海乃至台州目前规模最大、业态最新、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物流企业之一。它的成功,无疑为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兴奋剂,为投身现代物流行业的后来者提供了追逐和效仿的目标。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成功途径和秘诀究竟是怎样的呢?近日,记者采访了故事的主角——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董事长孙仁勇。
2002——2007
满怀热诚回乡投资
立志振兴当地的运输业
初见孙仁勇,是在今年“五一”期间劳模采访时,他当时获得了2011年度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和浙江省物流行业十大领军人物荣誉,记者应市总工会部门邀请采访他的劳模事迹。一头短发,面色白皙,目光执著而冷静——单从外表来看,孙仁勇并非长袖善舞的企业家类型,而是一名精通各类业务操作的实干家。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就被他的大物流观念给深深地吸引了,其观念之新颖、思维之超前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采访中他态度谦和、谈吐严谨,说到物流发展时思路清晰又不乏激情,充分验证了业界人士对他的评价:“为人比较低调,是位多做少说的人”。
“2002年之前,当时的我还往返在内地和河西走廊之间,做传统的交通运输工作。”孙仁勇回忆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对第一、二产业的支持,尤其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15个国家物资非常匮乏,浙江的大量物资通过内地经河西走廊至新疆出口运往这些国家。当时临海有100多辆汽车在浙江和新疆之间从事运输业务。
随着运输业务的不断发展,孙仁勇凭借独到的眼光,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于1997年7月创办了浙隆运输有限公司。从此,孙仁勇也完成了一个运输小车队到企业经营者的嬗变。由于公司管理有方加上口碑好,一时间生意兴隆,这也为他后来物流事业进一步发展积累了公司化管理经验,也奠定了物质和经济基础。
2002年,孙仁勇已经在广袤的大西北掘到运输业第一桶金,公司也有了一定知名度以及规模。这一年,孙仁勇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临海,并毅然决定将外面创业积累的经验和赚到的钱带到家乡,振兴当地的运输业。
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孙仁勇回乡发展呢?给了他投资物流业的勇气和激情呢!
“家乡的制造业发展迅速,这些是物流行业发展的机遇。”善于思考的孙仁勇又有了新的思路。2002年6月,在政府及家人的支持下,孙仁勇创办临海市世通物流有限公司,从事货物运输及车辆挂靠管理业务,把附近县市区车辆集聚起来。当时公司拥有200多辆货车。孙仁勇利用公司化运营的优势,加上车辆多、公司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使得公司一时间成为当时台州车辆最多、规模最大的物流运输公司。
临海市世通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整体运转很好,效益也不错。但随着费改税、称重计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以挂靠管理为主的经营模式渐渐不适应物流行业的形势发展,特别是面对临海物流业散、小、乱差的无序竞争的局面,企业单打独斗无法改善当地物流业的现状,必须以一种新的模式来改善临海物流业的发展环境,提升当地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孙仁勇又一次陷入了深思。
在孙仁勇心中,企业领导者是一家之长,对公司的发展负有全面责任,必须当好家、负好责,做一个有责任心的领导者,企业才有可能持续性地发展。对企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使他在带领大家做决策、做经营、做管理时,不急功近利,不只图眼前利益,而追求未来长远的发展。
2007,临海市世通物流有限公司进入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孙仁勇将工作重点专注于解决影响和制约对企业改革发展带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绘远景、定战略、做布局、控风险、谋发展,从而使企业强信心、抓契机、化危机、决好策、控风险、上台阶。
船至深水区,铁腕掌舵人,关键时刻更能彰显领军人物的魅力。大家也都相信,不久的未来,孙仁勇睿智的头脑,前瞻性的思维将带领物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2007——2012
“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试水现代物流
有人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到来带动了临海物流业的发展,繁荣了临海乃至台州物流市场,为台州制造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逐步形成了新的物流模式。这话说得没错,时下,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含金量”正在逐渐增高,让人不能不对江南物流的引领魅力刮目相看。
近年来,临海在促进物流业发展上,注重整合物流资源、实现两业联动,使当地物流资源得到重新配置、资源共享,大大降低了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企业发展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在创立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之前,孙仁勇就是一位在物流经营实战中锤炼了多年的企业家,孙仁勇在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和思考中总结出他对现代物流的理解: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现代物流产业链,是个铁字链的链,也是链条的链,也是产业链的链。现代物流发展其实是做不完的事!”这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其实融入了孙仁勇多年来的心得和心血。
“台州撤地建市,台州物流的集散中心由临海向路桥转移,给临海的制造企业增加了物流成本。”对此,孙仁勇决定,利用临海在地理和交通上的枢纽优势,在临海建设物流中心,以降低临海制造业的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模式发展,必须向采购供应链的延伸,制造业的对接,必须物流资源整合及人才的整合,不加快转型升级就将被淘汰。”使命感萌生了想法,责任感激发了勇气。孙仁勇到长三角好的物流企业进行考察学习,抱着边学习,边建设,边运行,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试水现代物流。
2007年,孙仁勇按现代物流的模式建设了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利用控股形式整合三家物流公司,经整合后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拥有各种载货汽车260辆,集装箱拖车(集卡)100多辆,合计运输能力达7000多吨。
“如果说此前,我还是着眼于企业如何运作,那么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构建,已经升华到关注物流行业发展。”孙仁勇说,发展现代物流就是要用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创建一种全新的业态、发掘全新的商业模式。“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包括对其它的物流基地的对接,必须要一个大的平台来对接。打造这么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以后,大家集结在一起,信息灵通了,成本降低了”。
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建成,无疑给在临海经营的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集约化运作的公共平台。自2007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建成投产以后,物流企业纷纷入驻经营,资源共享,集约运作,给物流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发展提供了平台。
2008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将可乐冰露灌装引入物流中心,承接了水厂的全部生产物流及可乐在台州中心库产品的仓库管理、配送。
2010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在承接康师傅、加多宝、红牛等顶级饮料企业在台州区域物流外包业务的同时,取得了康师傅在临海区域的经营权,使江南物流在商贸——物流供应链延伸方面积累了经验,为进一步拓展和其他品牌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还承接了多家快消品等多种生活用品的仓储管理,并充分利用专线运输货物集散的渠道和车辆进行物资的城乡配送等物流业务。使得物流资源利用率、运行效率、利润率均达到了最大化。
2012年,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已和多家制造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或合作意向,将制造业的部分或全部生产性服务业务剥离出来外包给江南物流运作。同时,凭借仓储中心的运作平台,在传统装卸货运、仓储管理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加工、分装、产品检验、贴标签、外包装等增值服务。并将凭借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开展仓单抵押等物流金融业务,为工商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2008年这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我市不少行业和企业面临着冲击,不少企业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惊奇地是,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却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孙仁勇解释道:“每次危机都是一个洗牌的过程,是良币驱逐劣币。有准备的企业乘势扩张,基本功不扎实的企业将被淘汰。”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他将信心放在了基础产业建设的重要位置。黄金有价,信心无价。对于江南物流,2008和2009刚好是集骤效应凸现时期,所以金融危机对江南物流的发展非但没有产生影响,产值反而连年翻番。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不懈的努力,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在资源配置上重新整合,物流业和制造业联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作了大胆尝试,物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型,提高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提升对制造企业的服务能力。企业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但孙仁勇并不就此满足,他更希望帮助兄弟物流企业走上现代物流发展之路,从而提升临海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这几年与制造业的对接,让我对现代物流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发现现代物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坚定了我发展现代物流信心。”在跟可口可乐,和康师傅的合作中,孙仁勇发现了它们的现代物流模式,分工比较明确,专业化水平高。为此,他一方面积极整合物流信息资源,实行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以此吸引物流企业进入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另一方面通过控股手段,直接促进兄弟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到目前为止,入驻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的企业已达50多家,物流总产值也从2008年的2526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个亿。
据统计,江南物流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及两业联动等手段,企业业务量每年以100%以上的幅度高速增长,利润也以100%以上的幅度高速增长。同时,为工商企业降低物流成本及增加财政收入做出突出的贡献。
最近,孙仁勇正忙着修改和完善浙江大江南物流集散中心项目的设计规划。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在明年建成后,每年货物的运输量最高可达到50万吨,将成为台州地区最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从而带动整个台州物流业的发展。
谈到未来,孙仁勇说:“到2020年,公司将在向‘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的基础上,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为内在价值体现,坚持‘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理念,将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打造成功能完善、机制灵活、台州最大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和国家AAAAA级物流企业。”
从2007年到今年,短短五年的时间,孙仁勇带领我市物流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物流发展之路,并在我市掀起了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热潮,谋变了一个企业,促进了一个产业,振兴了一个行业,使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成为我市乃至台州市具有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的物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做企业重在把握机遇、不断创新和执着追求
“企业家也要有社会责任”
弹指一挥间,十年过去了。十年的岁月,或漫长?或短暂?十年间既充满了耀眼的辉煌,也镌刻着无尽的沧桑。孙仁勇凭着自信、自立、自强,一步一足印,一岁一峥嵘,一直走到了今天,他的企业也随着他的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孙仁勇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他的创业历史,以120万元人民币创业起家,如今拥有8000多万元资产、160名员工、辐射50多个城市的现代化物流企业,业务集国内散货和国际集装箱运输、货运代理、仓储管理、城市配送、流通加工、物流金融、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公司已经从一家小货运公司发展成每年上缴国家税收600多万元的现代化企业。
孙仁勇创立的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成为物流行业争相学习和效仿的典型案例。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睿智善学、理念超前、治企严谨、善于管理,也正因为企业管理的优秀业绩,让他成为浙江省物流协会副会长、台州市物流协会副会长,荣获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和浙江省物流行业十大领军人物等荣誉。他成了物流行业响当当的领军人物。2010年,孙仁勇当选台州市人大代表。
商战最重视机遇的把握。实际上,机遇不可能从天而降,而是需要积极地争取。那些外人看来唾手可得的轻松机遇,其实往往是精心谋划、苦心鏖战的结果。孙仁勇在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把握每次机遇,并能始终坚持主业不动摇。2008年有朋友拉他去造船他没有去,2009年有亲戚拉他去炒房他也没有去,2010年物流同行拉他去投资矿产他还是没有去。当时同行向他描绘了投资矿产的美好前景,孙仁勇说,“都去投资矿产去了,那谁来做物流?”正是这种对主业的坚持和对物流事业的执着,成就了江南物流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部队里,不想当将军就不是好士兵,来到我公司,不想当老总不是好员工。”这是孙仁勇在员工大会上常说的一句话。他要求自己的员工积极向上,对工作和前途充满信心。而在他眼中,一名优秀的董事长要具备三个核心要素:一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企业、对员工、对社会负责,二是要有前瞻性,即远见卓识,能从危机中寻找商机;三是要有激情,即要有非凡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凝聚力量,团结队伍,战胜困难,向前发展。“对自己要严格;对下属要包容;对合作伙伴要诚信;对事业要执着;对企业要有责任;对前景要有信心。”受益于“六个要”孙仁勇赢得了事业上的蒸蒸日上。
“孙总是一个好胜、悟性极高的人,对一些新的理念和知识接受理解能力特别强。他勤于思考,空余时间都考虑企业的发展,服务内容的创新,做事很专心。”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常务副总朱建洲说,“我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企业对我来说是一个平台,我来企业主要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老板的思路,老板有创新的理念我才有施展的余地和价值。我的工作主要是发掘和总结江南的运作模式,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等。”
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孙仁勇除了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引领行业发展外,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十年间,孙仁勇为家乡的文化、教育贡献不断,每遇到哪里有天灾人祸都会慷慨解囊,四川地震,甘肃泥石流,邻近乡村有灾情,孙仁勇都积极捐助。
2003年,孙仁勇的家乡沿江镇发生了民间幼儿接送8名幼儿溺水事故,就因为没有中心幼儿园,没有规范化管理。于是镇政府找他商量,由他出资1000万元,专门在沿江镇建造了一个中心幼儿园,“台州市示范幼儿园”和省二级标准幼儿园,把全镇的学龄前儿童统统招入幼儿园内。在临海农村开创了“学前教育”的先例。该幼儿园现在是一直深受当地群众的称颂和好评。
“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有的社会责任!”面对慈善,孙仁勇说,他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的结果,他们的财富取之于社会,也应该适当回报于社会,让每一分钱都用得有意义。
孙仁勇也是位文化意识很强的企业家,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扶植民营文化社团建设,并与民营社团联谊,让企业融入社团文化活动中。2011年,孙仁勇与台州老年大学和退离休老干部们商议,在“江南会馆”内专设“书画社”,供老干部们画画、练书法,每年捐资5万元,作为老年书画社的活动费用,让老干部们老有所乐。
在与孙仁勇的言谈中,记者强烈地感觉到他对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片热忱,这种热忱,甚至包含有点倔强的执著,更多的来自于他对于自己所从事物流工作和事业的热爱。
今天的临海市江南物流中心,公司将在向“高效率、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目标发展,以“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为内在价值体现,正秉承着“优质、高效、便捷、周到”的服务理念,着力引领业界协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江南物流已不仅仅是一家企业,更是一场商业模式更替的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