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游客不慎受伤,民警、医生和当地村民合力施救;9岁男孩有个多难家庭,他所在镇的8所小学师生伸出援手;市民遗失皮夹,外来打工者拾到后费尽周折联系归还……这是身边充溢着小感动的温暖的一周,这是弥漫着美德芬芳的一周。
确实,近年来,我们这座城市上演过太多感动事件,涌现出诸多道德典型。不能忘,舍己救人的最美青年罗杰,在烈火中献出生命,书写了一个人感动一座城的大爱传奇;不能忘,敬业奉献的独臂鸿雁郑小平,在邮路上26年的坚守,镌刻出在平凡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不灭印记;不能忘,高墙内有美丽的“玲华妈妈”,街坊间有亲切的“美云阿姨”……一个个道德典型,迸发出一股股强大的正能量,让我们的城市,时时涌动着感动的热流,处处洋溢着温暖的阳光。
道德典型是怎样炼成的?无疑,他们原本也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只不过,当我们忙于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早开始了关照他人;当我们告诫自己要永远心存善念时,他们早把善念化为善举;当我们有时在现实面前选择“利己不损人”时,他们早选择了为他人付出;当我们在某些危急时刻“情有可原”地退缩时,他们早已经冲在了前头……大爱积于小善,其实,我们永远不知道,有多少身边的普通人,也正默默践行着他们的道德准则,他们也是一个个潜在的道德典型。
前不久得知古城街道在编一本“口袋书”,在各行政村、社区中,搜罗各类瞬间感动或于朴实处见真情的人物、小故事,尽可能反映最基层群众的好人好事,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口袋书”将定期编印,分发到每个居民手中。翻阅第一期“口袋书”的材料,发现材料所列的确实都是些“小事件”: 为了让周围的人有个好身体,她几年如一日地免费传教健身气功;为了让小区的业主居住有幸福感,他自觉担负起了改造小区环境的重任……他们很平凡,甚至很多人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可是,他们默默地用自己的善举,温暖着周围的人。这些凡人善举,犹如山野中自在绽放的小花,尽管平凡,却一样渲染着人间绿意,吐露出生命清香。在村居,在社区,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的面容质朴无华,可是,他们同样可以点燃我们瞬间的感动,给我们的内心以启迪和滋养,激励着我们向善向美向上。
我们都是普通人,但假如我们都选择与美德一路同行,和善举比邻而居,那么,我们会感动彼此、温暖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