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班怎么迟到了?”“老板,路上堵车了。”“编谎能编好点不?你家在临海,不是上海。”……这是一个老临海人在调侃过去临海交通时说的。这段对话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对就是笑段子,而在今天,堵车在临海这个小城市早已司空见惯了。是啊,谁能料到今天私家车的普及率如此之高。如今交通工具多种多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私家车成井喷状态增加,轿车也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而学车也成为了中青年人的时尚追求,同时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驾驶汽车也成为了一项生活必须的技能,因此,近年来市民学车热潮一直“奔腾不息”。
学车的N个理由
2012年我市只有驾校14家,教练车630辆,教练员666名,教练场地120731m2,而到了2014年10月,我市驾校增至21家,教练车增至1000多辆,教练员增至1200余名,年培训驾驶员近2.5万人。而目前台州市共有110多家驾校,从业人员超过7000人,年培训量达15万人。临海是台州市汽校教练车、教练员最多的县市区之一。
驾培行业的迅猛发展足以说明临海学车人群的庞大。不过2014年之后至今,临海的驾校数量再无增长,也证实驾培市场已经饱和,甚至学车人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提起学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学车理由也各不相同。
眼下正值暑假,在各大驾校学车的学员基本都是学生,有的刚刚高中毕业,有的正在念大学。在山前村的一所驾校,一位送孩子来学车的家长说,孩子刚刚高三毕业,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高考结束后有3个月的假期,她不想孩子只顾着玩而浪费了时间,想让孩子在他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开个好头,不落人后,所以就同意了孩子学车的请求,也算是对他考试成绩的一种奖励。“孩子的好几个同学也都在学车。所以我觉得这个年纪学车很正常”。
“趁着暑假多拿一本证,也是为以后就业着想。学生学车比走上社会后要少花一些钱,收费较低,驾龄更长,工作以后就没那么多时间、精力了。”大三学生李琦告诉记者,她在大一时,就把学车列入了自己的“学业计划”之中,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一直没有实施,这次是下定决心要把驾照拿到手。
而已经步入社会的80后、90后学车基本上是为了方便工作和生活。“我住在临海,在大田工作,每天电瓶车来回,风吹雨打,夏天晒死,冬天冻死。现在是企业的淡季,手头工作不多,我就想先把驾驶证拿到手,至于买不买车,什么时候买,暂时还没有考虑过。”在一家休闲用品厂上班的小杨是新临海人,家人在市区开了一家小饭店,家人一直认为年轻人该有一本驾驶证。
嫁到外地的朱女士是因为生完孩子后,每次带着孩子回娘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坐客车十分不便,而丈夫既没有驾驶证,也没时间去学,“主要是为了孩子学的,以后带她出门就方便了”。
爱好旅游的屈女士则早有买车计划,不过说起学车,其实也不太想学,甚至有点害怕,但是看到朋友、同事等都去学了,出门自驾游时,大家轮流开车,轮流休息,而自己总是坐享其成,有些过意不去。
都说人老了,反应也慢了,眼睛也不中用,可是在训练场地,学员除了中青年外,也不乏50岁开外的老人。“我家庭条件不错,我学车儿女都支持,想学车后买辆车和老伴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他回忆起年轻的时候坦言,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全部时间都花在工作、家庭上,当时收入不高,对于买车想都不敢想,等到有点积蓄的时候,又面临孩子上大学以及毕业找工作,买车计划一等再等,一直到儿女都成家后,和老伴再三商量了决定学车买车。
报名近三年,还是没学出来
报了名,总是希望早点拿证。然而,事情往往事与愿违。相比工作和学习,学车明显要让路,作为驾校和学员而言,也都非常纠结。学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造成了资源浪费严重,培训效果却不好。
“花钱去当狗,打骂不还口。”“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忍气吞声。”“每天都在怀疑自己的智商。”听怕了朋友口中的恐怖教练,小李和小黄在报名时,特地做了一番调查工作,选了一个口碑比较好,基本不骂人的教练。2012年12月,两人交了4850元学费,教练告知,新的驾考规定即将实施,老教材已经作废,新教材还没有运到,让其回去等通知。
2013年1月8日,台州首场新驾考开考,科目一预约600余人,弃考400余人,剩下的200余人通过率也不理想。小李和小黄报名学车主要是为了到新的工作岗位更加方便,这么一来,学车的积极性就被严重打击了,不敢再催促教练,只能继续观望。
实地考拆除标杆、考试过程不能停车、挤压标线扣100分、考场评分采用GPS定位,误差不超过一厘米……在新规尚未开始实施之时,市民便高呼“史上最严”。新驾考实施后,因为不适应,全国各地驾校通过率如同过山车般直线下降,驾培界哀鸿遍地。
小李和小黄密切关注着驾培的最新动态,心里直呼“生不逢时”。在经过4个月的等待之后,终于接到了教练的电话。期间台州科目二通过率基本与新驾考前持平,科目一因理论考试软件的出现,通过率回升。教练给了一个网址和一个软件名称之后,说了一句“次次都能考95分以上后,通知我,我安排你们考试。”
在经过差不多半个月的练习之后,两人顺利考试通过。只不过,直到考完科目一,她们依旧没有见过新教材的真容。
原以为科目一过了紧接着便是紧张的场地练习,却迟迟等不到教练的电话,此时小李和小黄在新单位的试用期已经结束了,转正后工作开始忙起来。在6月份摸了两次方向盘之后,学生潮便来了,7月、8月基本上轮不到老学员。
“每次去练车,都要起个大早,坐几十分钟公交车去驾校。”两人开始热情很高,但练了几次,发现只要去练车,就得提前把当天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中午吃饭也得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天。“路途远,交通不方便,驾校也基本不管学员如何前往,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我们的学车积极性。”暑假过后,由于教练安排的学车时间屡屡与工作安排冲撞,小李和小黄便将学车一事暂时搁浅。教练也不再催。再次接到教练电话已经是元旦了,而此时,小黄已经怀孕6个多月,隆起的腹部已经可以碰到方向盘。于是她决定等生完孩子,利用产假好好学车。而小李想要和小黄一起学,便也告知教练暂缓学车。教练说:“你们已经被转给其他教练了。”
次年6月,小黄坐完月子,打电话给新教练,告知接下来3个月随时都能学车,满心以为终于可以专心学车,之后教练却没打过一个电话。打过去即说有学员要考试,让他们等通知。
后来学车,每次学车间隔短则一个月,长则三四月。但教练人挺不错,基本全程陪同,没有谩骂学生,也没有索要财物。这一点让小李和小黄还是很满意的。
今年4月底突然接到教练电话说5月初科目二考试,而之前两人只学过倒车入库,侧方停车、S弯道、直角转弯等外圈项目从未接触过。时间只剩下5天,教练急,学员更急。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几天连着2天瓢泼大雨,练习场地积水,练习效果奇差。在临考前一天,教练将小李替换了。而去考试的小黄也未能通过。次月,小李参加科目二考试,也没能成功。“如果你们这次不及格,下次补考至少要等半年。”这是教练考前就反复强调过的。虽然心里着急,怕三年时间过期,但两人也只能弱弱默认。
7月,网上预约开始了。两人先后预约成功,小黄在月底顺利通过考试,而小李则没那么幸运。如今两人都暗自盼望着下次考试能再次预约成功,然而网上预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小李和小黄只是众多上班族学员的缩影,学生群体至多两个月拿到驾照,而普通学员的战线通常长得不可思议。
网上预约没那么简单
7月1日,台州启动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互联网自主预约平台,科目二、科目三考试必须通过网上报考,平台定期公布考试计划,取消考试名额分配,让学员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地点,实现“驾考分离”。与以往透明度不高、名额固定不变的情况不同。新举措实施后,交警部门将根据考试能力和社会需求变化,确定考试总体名额,定期公布考试计划。对已申请进入预约程序的学员,依照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明时间的先后等条件,按顺序自动确定考试时间。
据了解,首轮预约申请放出1300个科目二考试名额,成功预约1200个人;共放出1100个科目三考试名额,成功预约800个人。
然而自主预约平台实施过程并不那么顺利。由于运管部门的旧系统无法与新系统顺利连接,导致许多学员找不到自己的培训记录。还有一些学员因为信息错误或是缴费问题,无法注册。
由于自主预约系统尚不稳定,为了避免考试资源浪费,7月13日,自主预约平台发布公告:因互联网系统程序原因,原定于8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开放系统平台的事项暂缓,学员考试预约仍按照驾校名额分配和互联网预约同步进行的模式。待系统完善后再另行公布系统全面开始时间。
为了保证考试名额有效利用,目前只拿出少部分名额进行网上预约。以科目二为例,每天都有800个考试名额,只有100个名额通过网上对外开放预约。
能够自主预约上算是幸运儿了。金盾驾校的一个教练告诉记者,至今为止,他的学员中没有人成功预约上科目三考试。
对于学员来说,自主预约中奖率低,但预约上便能享受到极大的自主权,不用眼巴巴地等教练的名额。而对教练来说,学员自主预约却会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计划。
临城的驾校普遍采用“多人一车一教练”的训练模式,把学员分组进行培训、考试。“驾校预约的话考前学员需要集训、看考场,如果自己预约考试报名,当天考试只有一人的话,教练集训和接送考生都不方便。”台州市平安驾校负责人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因为汛桥考场尚未开通,科目二考试统一都在椒江,而科目三考点在临海,如果两个学员预约了同一天,一个考科目二,一个考科目三,那么教练就将分身乏术。如果学员都是单独报名,连着几天都是一天一个,那么教练的时间可能都花在路上和考生身上了,其他学员的教学质量就要下降。
“其实我们也很无奈,驾校都在抢名额。让学员自主预约,约不上不说,培训的节奏也打乱了,不能保证通过率又会影响企业声誉,进而影响生源。”该负责人坦言,只有学员快速考试、快速毕业,驾校才能招收新学员。
此外,学生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回乡群体等一些特殊群体学车具有时间特殊性。单纯网上预约无法对其进行优惠照顾,也容易影响生源。据市车管所的负责人透露,眼下分配名额基本上以学生为主,单单科目三日考试人数从暑假前的140人左右上升到220人上下。“等9月之后,驾考人数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记者从一些学员口中的了解到,因为网上预约几率太低,有个别教练自持掌握着考试名额的权力,要求非学生学员缴纳“名额费”以安排其尽早考试,否则就让由其自助预约直至成功。一些即将过期或有事急于拿到驾驶证的学员不得不妥协交钱。
文明教学依旧欠缺
“考驾照现在已经有些奢侈了。”一名学员算了这样一笔账:驾校报名费4800元上下,加上场考和路考两次模拟考试费、加油费、去考场周边宾馆住宿、平时吃饭、坐车等其他费用,总计7000多元——这还不包括“孝敬”教练的开支,以及补考产生的费用。
一直以来驾驶培训行业中存在着不少“乱收费”等违规行为,练车、报考都要看教练脸色成为不少驾校学员抱怨的共同话题。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市公路管理运输部门,对驾培机构违规收费进行过一系列整治,实行“96520”24小时投诉受理机制,开展驾校信用考核以及教练员诚信考核。对随意缩短培训学时、减少培训项目和巧立名目索取、收受学员钱物的驾校以及教练员,一律列入“黑名单”。不过虽然运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驾校杜绝教练“吃拿卡要”,但在实际操作中,该现象却缺乏有效监管。
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驾校方多是通过监测自查、投诉举报两种方式监督教练有无收受贿赂行为。虽然各所驾校对于教练接受贿赂都有明文处罚规定,但除非金额较大、性质恶劣,否则即便教练收受烟、酒等被举报了,运管所、驾校也只是口头警告,因为学员还要在驾校练车,也不敢与教练“撕破脸皮”。
对于教练以报考名额有限为由,趁机“敛财”的行为,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扩大考试名额。不过市车管所表示,每个月车管所对于各所驾校的考试名额安排,是与其前一个月的驾考合格率排名挂钩的,不能随意增加考试名额。“网上自助预约是很好的解决办法,等今年积压未考的学员全部‘消化’,明年估计就能正常运作了。”
为防止教练在学时上偷工减料,去年驾培计时新系统在全市全面投入使用。而有学员反映,自己的学习卡并不是由自己保管的,学车时计时器里的学习卡通常不是自己的,每次计时时间到了,也都是教练一个人在按指纹。不过,大多数学员并不在意这点,因为他们只希望早点拿证,而不是将车技练得如何高超。
(下转周刊第2版) (上接周刊第1版)
先培训,后付费,新模式受冷
为进一步创新驾培理念,打造特色品牌,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去年10月15日,台州市交通技术学校在我市首创驾培服务新品牌“阳光e驾”。
时近一年,记者调查发现,便民举措“叫好不叫座”,真正采用新模式学车的学员寥寥无几。
由于传统驾培模式存在种种弊端,给驾培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安全运行带来诸多隐患,相当多的学员希望能得到多层次、个性化、人性化的培训服务。“阳光e驾”品牌有别于传统驾培模式的核心变革就是先学后付、按时计价,学习满意才付费的计费方式,以及自选时间、自选教练、单人单车一对一教学的新模式,最大程度确保了学员的练车时间,赋予了学员自主选择学车的权利,更能体现驾培消费的合理、公开和透明,让学员充分感受到驾校服务的人性化、合理化。
驾驶人的培训质量也是“阳光e驾”的关注重点。传统模式下“一车多人”,驾校训练时,一辆教练车上同时有七八名学员,轮流驾车练习,学员之间不仅互相耽误时间,有的练得多有的练得少,无法保证公平,也无法保证培训质量。台州市交通技术学校校长宣帮笑告诉记者,学校在培训时间上,实行 了“一人一车”,有效避免了无意义的陪练,保证了每个学员的学车时间;在培训管理上,学校采用网上了预约系统、指纹识别系统、GPS监控系统、掌上信息系统、评价系统等信息化管理软件,详细地记录学员入学、预约情况、学习进度、测定情况与考试结果等信息;在培训质量上,通过车载智能管理系统全面真实记录整个学车流程和教学作业流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据了解,台州市交通技术学校是我市最早的驾校,目前有94辆教练车,教练员103人,由于驾校供大于求,有20辆车处于空置状态。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对学员的服务质量,学校去年引进了“阳光e驾”,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市运管部门也曾计划将该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然而,这种在大城市颇受欢迎的驾培模式,落地临海后,消费者并不买账。
“原因有两点,首先是收费高于传统模式,“阳光e驾”的收费方式具体为:周一到周五8时至11时、13时至17时每个学时110元,其余时间段每学时加10元;周六、周日8时至11时、13时至17时每个学时140元,其余时间段每学时加10元。学满35个学时并经学校考核通过后再参加考试。费用比传统模式大概高出500元。另外,很多学员觉得学一段,付一段学费的方式太过复杂,嫌麻烦。”该负责人分析道,还有一点是因为临海是小城市,学校的教练基本都是本地人,学员通常是熟人介绍过来的,并不担心出现教练跑路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