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太阳特别毒辣,秋老虎发威烘烤着大地,行人寥若星辰,大街上成了一个露天的汗蒸馆,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一边走着一边拿纸巾擦汗,可俞洁的心在烈日的炙烤下依然冷若冰霜。俞洁拖着沉重的步子踉踉跄跄地走在街边商铺的廊檐下,咬着嘴唇硬撑着虚弱的身子向着家的方向而去,眼睛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回想着这二十年来的点点滴滴,她始终难以释怀,自己到底哪里不好,但是最终还是错付这二十年的感情。
记得那一年毕业分配,她填报高山上的一个小镇卫生院,很多同学都说她很笨,人家都巴不得攀高枝去大城市,去一个闭塞的高山只会把自己陷进落伍的行列中,但是俞洁并不是这样想,俞洁的祖父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大山里,当年就是因为不能及时找到医生而被一口痰堵在喉咙里离世了,上次在医院里实习接触到一个来自山乡的小姑娘,因为没有及时治疗,一个小感冒导致了肺炎住进了大城市的医院。而这个家一年的收入就只够这次的住院费,看着小姑娘的父母黝黑的脸庞显现出来的无奈,俞洁的心感到一阵疼痛,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下定决心,她决定一定要去山区工作几年,算是对祖父的遗憾的弥补,也算是对如小姑娘这样的家庭的一种责任。其实说到责任,她也没有这个义务,但是她的心里总觉得不去就会有一种愧疚在心头。
她瞒着父母把自己的工作决定了,在父母知道真相后,母亲心急如焚找关系要重新分配她的工作,尽管母亲使尽全身解数要她接受父母的安排,她还是不接受。她说不然她会后悔一辈子的,在她去工作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和她睡在一起,却是终宵难眠,母亲是流着泪看着她睡的,其实她并没有睡着,她也是假寐观察母亲的表情,内心甚感对不起母亲,但是这份工作是她最想做的事情。
山区的生活确实是意想不到的艰辛,但是俞洁都一一克服,她把单位当作了家,把山区人民当作亲人,谁家有病人都会嘘寒问暖。山路坎坷难走,病人不堪颠簸,所以俞洁经常上门诊治,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说有病人需要出诊,她都会急匆匆赶去,几年里,俞洁对山乡的感情愈来愈深厚,山乡人民也离不开这个看似柔弱却坚如钢的城市姑娘。
俞洁被评上市道德模范医生,和其他的模范一起在全市做巡回演讲。俞洁的先进事迹逐渐被很多人传诵,俞洁这个名字在全市医学界也是人人皆知的。一天,俞洁做最后一场演讲,准备结束后回家和父母团聚一下,准备第二天返回山区,但在演讲结束后,有个小姑娘送她一束玫瑰花,花中夹杂着一张纸条。纸条上是这样写的:“我慕卿已久,你每场的演讲,我都认真倾听着。而且我和你一个同学是同事,她经常提起你,我对你除了仰慕更多是敬佩,我希望我们以后是朋友,如果你时间紧迫,请按纸条上的地址给我写封信。如果你能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给我,那傍晚五点我在新华书店等你,我会等你到七点,如果你不赴约,那我就当你不愿意了。”俞洁想询问一下送花的小姑娘,可孩子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她环视台下,只见人群正往外撤离。她明白这个送花的人一定还在某个角落里观她的表情,只是默默观望而已。
俞洁走出大门口,就见父母等候着,她赶紧上前拥抱双亲,又是半年未见,父母又有些老了,母亲最近身体不好,白发增多了。母亲一见面就说,趁今天回家让二嫂帮你物色个对象,人家老婶家的二丫都有孩子,看着母亲焦急的神情,俞洁有些惭愧,她能理解母亲的心情,自己在那个山区,面对都是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农民,自己是不可能留在那里一辈子,整整三年了,她何尝没有想过母亲的心情呢,可是她又放不下山区的百姓。她决定傍晚赴约,先看看再说。
和父母回家叙叙旧,梳妆打扮一下,穿了平时舍不得穿的一条淡粉色的连衣裙,扎了个高高的马尾,她出门了。
直奔新华书店,近了,近了,脚步也就停住了,她沿着屋檐下走慢慢靠近,站在对面的商铺门口偷望这边,看着出出进进的人群,应该要下班了,顾客都急匆匆回家,而有一个男子穿着黑色的西装,手里拿着一本书,在门口张望着徘徊着。这个人大概在一米七五左右,挺直的身板,看不清楚面目表情,但看这身板觉得还是不错的。
俞洁大大方方走了过去,果真这人望着俞洁的方向站定不动了。俞洁走上台阶,对方笑着打招呼,俞洁也回笑了一下。两人沿着街边漫步,虽是初次见面,但聊得很开心,然后走到一个小饭馆旁边,男孩请俞洁吃饭。
俞洁在山区工作了那么多年,对生活很是节俭,她不愿意花太多的钱,只够两人吃饱就行,男孩很感动,他说家里没有贤内助把关,这个家是没有希望的。两人彼此都留下良好的印象,俞洁留下了联系方式,她说山区卫生院的电话只有两台,私人接电话不能超过五分钟,不过一般晚上十点后倒是可以多些时间。
这个男孩叫李浩,是市医院五官科的一个主治医生,从山区走出来的一个穷娃子,特别能吃苦。他是医院的年轻骨干医生,是医院重点培养对象。此次劳模巡回演讲,台下的观众大都是各单位的年轻骨干。自和俞洁别离后,李浩的心似乎也被带去了一半,只要是不工作的时候,就会重新翻阅俞洁的来信,也会写下一张张的信笺塞进邮筒。
因为山路难走,也有气候的特殊原因,俞洁总不能及时收到信件,有时候隔个十几天同时收到三四封信。三四封信一遍遍地看,然后归纳总结回信,洋洋洒洒十几张的文字,尤如一篇篇精美的散文。信里的文字拉近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虽隔着山山水水,心却在咫尺。文字的温度拉近心的距离,不能说出口的言语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不知不觉中,信从夏飞到了冬,这年的春节,俞洁四年来第一次申请回城里和父母一起过年,其实也是想和李浩一起过年。
俞洁回城的那天,在车站等候她的不是父母,而是李浩。她这次回家没有告诉父母回城的准确日子。因为行李太多,他们先把行李寄托在车站,然后两人先去吃饭,再去买衣服,准确说,俞洁都有三年多没有逛街买衣服,母亲给她寄什么衣服,她就穿什么衣服,反正在山区人民的眼里,她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是最闪亮的一颗星呢。
商场里的衣服都太贵了,俞洁拿起又放下,一件衣服都可以抵得上山区一个老人的一年的口粮,她实在是舍不得。试穿了几件衣服,件件都合身漂亮,但每次看价格实在承受不了的心里价位。李浩偷偷买下两条她试穿过最喜欢的裙子,塞进她的手里,说着:“年轻不打扮漂亮些,以后有孩子了,说不定穿不出去呢,不能委屈着。”俞洁想推辞,可看着李浩的眼睛里盛满真诚,她不忍拂之好意,收下了衣服。她的心里对这个男孩多了一丝好感,她觉得他很体贴,其实她看得出来他自己也过着很朴素的生活,皮鞋的后跟磨损得很厉害还穿着,她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一定是挑着最好的行头来约会。俞洁有些感动,也有些心痛。她只是把这个感动和心痛深藏在心里,她决定将来要好好对他。俞洁对爱与家的诠释很简单,她只希望有个人陪着她慢慢到老,两人都有工作,将来可以供养孩子,然后家不要太大,只要能吃苦,有个栖身的地方,营造两人爱的世界即可,她觉得他是个能同甘共苦的人。
俞洁回家和父母公开坦白两人的交往,并告诉父母心中对爱的向往,对家的渴望。父母提议让李浩来家里吃顿饭,见个面再做表态。李浩的帅气和温文儒雅,自然获得了两老的第一好感,然后他的彬彬有礼和勤快更是让两老赞不绝口,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两老可是一百个放心和满意了。李浩的父母在农村,对这个城里的媳妇自然不会有什么挑剔,两人的爱情和婚姻很顺理成章地开始策划。
俞洁是独生女,父母把大房间腾出来给他们做婚房。家里墙壁重新装饰,家具重新添置。俞洁过完春节就回单位,李浩和准岳父岳母一起布置。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等着“五一”新娘来拜堂。
“五一”的前一天,俞洁和李浩走进婚姻的殿堂,在众亲友和同事的见证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很多年轻朋友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新人,有几个老亲戚,当初曾埋怨俞洁的父母,让女儿去这么偏僻的地方工作,当心找不到好对象,如今看到这样英俊潇洒的新郎在俞洁的身旁,只叹是姻缘果真是天定的,有着缘分的,哪怕是山高路远,红丝线都会把两人牵在一起。俞洁只是笑盈盈地看着众亲友,她的心如坠入云海中,有些飘忽起来,李浩拉着她的手,她的手臂挽进他的臂腕里,她愿意一辈子这样挽着他的手,直到生命的尽头。
婚假结束后,李浩送俞洁去山区,第一次体会俞洁这四年多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恶劣,山路十八弯的曲折,饮用水都要自己去挑,虽然经常有村民挑着水送来,但毕竟不是自然水用起来这么方便,缺电的夜晚是最难受,因为晚上经常要出诊,拿着手电筒行走在高低不平的山道上,一脚深一脚浅,不小心摔跤是常事。李浩明确表示心痛,他做起了俞洁调回城里的工作。俞洁表示当初来这里就是为了改善这里的医疗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医疗条件逐步提高,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这里的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她说自己现在还不能离开这里,等能放开手的时候,她自然会离开, 这样的谈话让他很不开心,他觉得她有些偏执。而俞洁当初选择这里工作,就是因为山里的群众看病难,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她给自己五年的期限还没有到,李浩第一次来,不支持她的工作,反而阻碍她的工作,她觉得他有些自私。两人有些不欢,被老院长看在眼里,老院长经过细致的了解后,请老村长出面在山村重新给他们办个婚礼。虽然没有召集村民,但是在酒席的当晚,全村群众都来了。村民都拿出自家最值钱的礼物送给这位漂亮的天使。在酒席上,村民抢着说出自己对俞洁的感激和尊敬。有村民终于说出了一番心里话,如今俞洁结婚了,有个家,不久就会有孩子,这个山村不可能再留她很久了,话音未落,全场失控,轻声饮泣,继而高声痛哭,俞洁也哭了,她说不管她去哪里都不会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更不会忘记这里的群众。李浩被村民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感动,当场向俞洁道歉,表示支持她的工作。
人生有很多的意外,这次婚礼中有个特殊的客人,村民的一个亲戚正好来山区走亲,赶赴了这场特殊的婚礼,她被这个新娘感动了,回去后不填报任何地方就去填报医科大学,就希望自己将来也要为社会多做一份工作。这个小姑娘非是别人,就是市卫生局局长的女儿,先前不管父母怎么劝说她填报医科大学,她是死活不肯同意,这次倒是主动填报,让父母很意外,当得知原委后,俞洁的事迹也在这个局长的心中扎下了根。
同年的初冬,卫生局局长不告诉任何人,私自去了山区查访,准备去看看山区的医生的工作环境,和这位有着传奇式的女医生做一回暗访。暗访中,俞洁的善良、尽责,处处为山区群众着想,事事为山区病人考虑。挺着大肚子的俞洁,局长不仅对她肃然起敬,更是对她捏一把汗水。
俞洁在预产期的前一个月,收到了卫生局的一纸调令,她正好对应卫生局刚出台的政策,在山区工作满五年,可直接调回城里工作。俞洁就这样,没有任何的请求就收到调令,她准备调离的消息在这个山区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村民流着泪送她一程又一程。
也许因为劳累,俞洁还没有进新单位上班,提前产下一女。这正好圆了俞洁父母的心愿,终于一家人团圆了。三代同堂也让俞洁的父母整天合不拢嘴,李浩知道俞洁的心里还是很纠结,还是很想念山村的村民,他对她可谓是百般呵护,百般宠爱。
家就这样完整了,李浩坐上科室主任的宝座,听说是局长亲自提名的,一下子夫妻二人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添了孩子,这个家只有两个字可形容就是“幸福”。李浩舍不得俞洁辛苦,夜里小孩把尿喂奶粉,都包揽下来,他觉得这个女人就是他的福星,他得好好珍惜着。
家的温馨使小两口婚后恩爱如蜜,父母帮着带孩子,俞洁觉得生活坠入了天堂,幸福的生活使这个清秀的小姑娘一下子变成了微胖的小妇人。原本蜡黄的两颊也变得红润有血色,只要李浩不加班就会陪着俞洁外出走走,有时候推着婴儿车,一家三口的温馨场面足以让邻居们羡慕不已。李浩说我不用多说,我会一辈子陪着这样漫步,直到你走不动了,我就背着你走,不过可不能再胖了,太胖了真的背不动了。俞洁笑出了眼泪,虽然老年还长着呢,但是却仿佛看到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挽着手在林阴道上漫步的场景,俞洁满心里幸福着。
都说欢乐的时光很容易过去,一晃眼就过了半年,半年后,俞洁进了新单位上班,和原来的工作性质完全是不同概念,原来是整天面对着病人,出诊开药,和病人沟通,现在是每天面对着一沓的资料,整理归档。
结果一段时间的适应,俞洁对面前的工作有些顺手了,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这个在山区卫生院里,对她百般刁难的人,原来这个人就是卫生局的局长,走访亲戚犯病是假的,暗访她倒是真的,她现在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何一纸调令就进了卫生局,也明白李浩没有任何的预兆就升上了科室主任,原来是局长和女儿在中间做的“手脚”。她很感激老局长对她的关爱,她下决定要好好工作,尽快在新岗位做出新的工作成绩来。
俞洁从山区的一线医务工作人员到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一切都是重新开始,加班成了常有的事情,她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尽快让自己熟悉业务,家完全交给了母亲,孩子也完全交给了母亲。不出半年,对工作得心应手了,她终于可以露出了笑容,她不愿意辜负局长对她的信任和栽培之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新楼盘如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冒了出来,俞洁在单位分到一套房子,单位根据积分付一部分款,自己还需要出资大部分房款,俞洁和李浩商量,孩子总归是要长大的,再说不买个房子,李浩的父母每次来吃顿饭就得回去,家里实在没有住的地方,再说就是有住的地方,毕竟是俞洁父母家,也不愿意在这里住。李浩很感激俞洁,处处为他家着想。于是两人把积蓄都拿出来,再借了几万元买下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天地,俞洁和李浩才算是开始了真正的两人世界,可有时候矛盾也会跟着而来,李浩的生活能力完全等于零,原来李浩上有姐姐,家里根本不需要他去做家务,后来上大学,毕业后有单位食堂,用不着买菜做饭。为了减轻俞洁的重担,还是回俞洁父母家吃饭,俞洁的父母帮着去幼儿园接送孩子,晚饭后,他们吃了饭再回自己的小家。
李浩的工作也越来越出色,再加上俞洁在卫生系统,在单位也是响当当的主。医院里也集资了一幢楼,职工按积分分配房子,李浩的分数自然名列前茅,能挑个好位置,和俞洁一商量,俞洁拍着胸脯说,借款也买下,目前中国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李浩佩服自己女人的胆略,于是两人向朋友亲戚借款买下了这套房子,虽然日子过得有些紧巴,但心里却开始踏实了,将来女儿大了都有房子了。经过几年的节衣缩食,终于迎来了轻松的生活,无债一身轻呀。李浩开始研究怎样过上好生活,穿衣打扮,也开始和同事打上了麻将,俞洁不喜欢他打麻将,她觉得麻将桌上输输赢赢会伤了同事之间和气,再说这些为着钱的游戏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俞洁喜欢上旅游,总拉着李浩一起去,但是两人的工作性质不同,俞洁有双休日,李浩没有双休日,医生的工作是轮流制度,有时候安排个夜班,白天睡觉,有时候平时休息,就是双休日上班。再说李浩不喜欢旅游,他觉得山山水水有什么好看的,不都是一样的山和树,差不多的景色没有必要跑那么远,累死人。以前艰苦的时候倒是没有吵架,现在生活好了,为着生活质量的问题倒是有很多的分歧。有人告诉俞洁,李浩经常和一些女同事打麻将,一起吃夜宵,和一个离异的同事有些暧昧。俞洁不以为是,这些事有时候捕风捉影反而伤了夫妻感情,他们是自由恋爱,这么多年的夫妻生活,这么艰苦的日子都过来了,她还是选择相信李浩,相信夫妻感情的深厚。孩子都已经12岁了,她相信他也不至于这样不负责任。但是心里对他却是多了一些防范,比如说他晚归时,她就坐在沙发上等他,等他睡下了,她开始翻看他的口袋。
俞洁琢磨不透李浩,以前不会做家务的李浩,偶尔也会主动拖拖地,炒个菜,说是犒劳犒劳老婆,俞洁更加不会相信外面的传言,她相信自己的婚姻是牢固稳定的。俞洁当上科室主任之后,工作更忙了,出差常常有,参加学习的机会也多了,有时候学习半个月就回来,有时候学习个把月才能回来。俞洁也会打打电话撒个娇,李浩总笑话她,都人到中年了还像个小女孩似的,俞洁听后咯咯一笑,说着爱情有年龄界限,谁说人到中年就不能撒娇的呢?只是没等俞洁说完,李浩就打断了,说正忙着就挂掉了电话,俞洁能理解,也许他正要上手术台呢。
俞洁每次出差回来,以前李浩不管多忙都会想办法安排好事来车站来接她,可她发现最近半年,李浩却总有很多的事物说不能接她,开始她也觉得他工作忙,不打扰他的工作,自己打的回去,可是后来发现李浩总是在回避她,她在家的日子,他总是上班,她上班的日子,他说休息,说是休息,也不见他在家吃饭,说有应酬。以前只要她在家,总会推掉应酬,想办法一起过两人世界,可现在呢,她每次回家都是冷冰冰的、空荡荡的。母亲多次提醒俞洁,好好和他谈谈,她觉得自己已经够累了,他也应该体谅一下她的辛苦,她的疲倦和劳累一切为了这个家,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想他一定也是为了这个家,只是大家都没有时间好好沟通而已,她在上班空歇时给他发了一个又一个的短信,告诉他自己对他的关心不够,告诉他这个家是多么需要他。这些来自内心的语言似乎牵引着李浩的心,李浩也会主动关心起女儿,也会主动去接夜自修放学的女儿,家的温度又似在逐渐升起,家里的笑声又开始荡漾在小屋的每个角落里。俞洁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馨,她早起晚睡,把家收拾得整整齐齐地,变着花样做李浩和女儿爱吃的菜肴。这样平静的生活又让俞洁感到了希望,感到了生活的真谛。
她的心里似乎全被这父女两占据了,唯独没有自己。几次的学习机会都让给了其他的同事,她只想好好待在家里,生怕李浩吃不饱,生怕他夜里回来没有夜宵,尽管李浩几次表示不吃夜宵,就是要吃夜宵也在外面吃,不愿意麻烦俞洁。但是俞洁还是每晚都做了,就算是李浩不吃,她还会照样做着。俞洁愿意无怨无悔为这个付出,她只愿有个完整的家,让女儿健康地成长。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俞洁感到工作和家庭双兼顾,虽有些累,但是心里还是很满足的。一天,俞洁接到单位的通知要去杭州考察一个星期,到了杭州才发现自己的钱包忘带了,里面还有身份证呢。俞洁想起一个同事第二天要来杭州出差,让她捎带过来。黄昏后,俞洁的妈妈去俞洁家准备去取钱包交给那个同事。推门进入,家里还开着灯呢,李浩可能今天不加班,俞洁妈刚想喊声李浩,听见屋里有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女人的声音。俞洁妈的心里一揪紧,轻悄悄地来到门口,听见屋里的人说,这个房子本来就是你的,将来就给咱儿子了,俞洁自己有房子,留给你女儿住吧。儿子?谁的儿子?他们的儿子?俞洁妈一听脑袋嗡的一声,回过神来听见李浩的声音,如果离婚也是一人一套房子,各自的房子归各自所有。这一句话触怒了俞妈,门砰地一声推开了,大声一呵斥,好你个李浩,竟敢偷人?李浩一看丈母娘怒气冲冲看着自己,一个光着身子的女人正倚在自己的怀里,这样的场面竟然出现在丈母娘的眼里,李浩一时顿失了语。
第二天,俞洁回来了,睁着血红的眼睛,显然是彻夜未眠,她什么话都没有说。只等着李浩开口。李浩始终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俞妈说,这家到底要不要就让俞洁自己选择,这个时候正赶上女儿回家,女儿说,这婚是非离不可了。但是这房子是妈妈半辈子的心血,不会就这样给了别人,房子是我父母挣来的,都是我的,所以这两套房子即使妈妈不要,也是我的。俞洁痛苦地看着女儿一句话未说就已经是泪流满面了。李浩听着女儿的话,没有立刻反驳。最后还是俞洁开口,各自的房子归各自所有,孩子的抚养权由孩子自己选择,另一方交付抚养费,孩子自然跟着妈妈,李浩最后决定房子都归孩子所有,并同意交付抚养费。
婚就这样离,房子依然还在,可家却散了。当初没有房子挤在妈妈的小房子里,却是这般温馨与幸福,而今生活好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却让心背道而驰。
20年前,他因为对她心生爱慕,而给她献花,结了一段良缘,没有想到20年后的同一个月,他们手拿着的是离婚证。
躺在病床上的俞洁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竟然让他这样狠心抛弃这个家都不悔过。就算是她生个丫头,难道是她的错嘛?可是今日不管对错都已经晚了,她觉得自己得振作起来,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俞洁的心里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她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与静养,她要走出这场如梦的婚姻,重新开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