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河道两岸多橘地,挖土机难进场,我们主要采用泥浆泵将淤泥抽出来。6名小工已作业10多天,目前进度已过半,清淤工作进展顺利。”负责该河段清淤的荷花塘村副书记陈相友说,“抽出来的淤泥富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还可以‘废物利用’,灌溉到河边农田当肥料。”
“全镇河道排摸统计,约100公里积淤比较严重,需疏浚清淤。按要求2年完成100公里的清淤任务,今年任务为40公里。”桃渚镇党委书记王如利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河道清淤25公里,疏浚方量17万立方米。接下来,我们将自加压力,全力推进,今年目标完成50至60公里,疏浚方量约40万立方米。”
和桃渚镇一样,全市19个镇(街道)掀起了清淤大热潮,清淤工作快速推进。
“河湖库塘淤泥堆积,影响防洪、排涝、灌溉、通航。清淤疏浚,不但畅通水系每条‘毛细血管’,还能进一步改善水质。”市水利局局长李萍说,今年是“五水共治”攻坚年、冲刺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指引,围绕“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目标,把清淤治污作为一项重要专项工作。
今年起,我市全面启动河湖库塘清淤行动,按照“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紧扣全域清淤、分类处置、规范化污泥处置、机制创新长效管理体系等重点环节,计划投入1.5亿元,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对400万立方米淤积的河湖库塘进行分年度清理,其中今年将完成180万立方米,总量台州第一。
为确保啃下治污清淤“硬骨头”,由市治水办牵头,市水利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建立部门协作推进工作机制,发动各镇(街道),按照“属地负责,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全民治淤。同时,还利用科学方法,精准治理:软件上,通过河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河道断面,了解河道淤积情况,并通过模块的集成,拓展至湖泊、水库、山塘淤积情况监测;与此同时,我市建立了“月报送、季督查、年考核”制度,将清淤治污工作情况纳入“五水共治”、水利部门的工作年度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挂钩,形成严格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
近日,记者在杜桥镇土城村、上盘镇里岙村等地看到,完成清淤的河道流水潺潺,岸上绿化茂密,一片浓浓春意,真正实现了“岸绿、河畅、水清、景美”的良好水生态环境。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完成清淤60多万立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三分之一。
李萍说:“接下来,我们将切实加强统筹推进,在建立清淤监测与轮疏机制、清淤工作监管体系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狠抓项目落实,用责任和担当共同守护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