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15日,在全省国地税合作工作视频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被《中国税务报》《浙江日报》等报纸杂志相继报道。
去年5月1日零时,经过“营改增党员突击队”43个昼夜的辛勤工作,浙江首张二手房交易营改增增值税专用发票在临海顺利开出。
去年9月30日,在全省创新政府采购改革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去年11月11日,微电影《亲风》荣获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一等奖——“最佳作品奖”。
截至去年12月31日,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6.4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居台州市第二。
去年以来,在市财政地税局300多名干部职工中,210名共产党员,32名共青团员,肩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新使命,全部投身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集结成了一个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方阵”,成为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胜利之师。
勇挑重任,彰显担当
2015年以来,我市财政收支形势严峻,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连续10个月份出现负增长,在台州9个县市区排名末位,财政支出缺口达18亿元左右。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怎么办?关键时刻,在责任感的鞭策下,在使命感的感召下,市财税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胡寿坚任组长,共产党员为骨干的“2110”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财政体制改革和税收征管体系创新两个攻关组,建立一项暖心工程,创建十大服务团队,一对一帮扶企业促发展。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将困难和压力当作激发动力的源泉,当仁不让,迎难而上,挂图作战,严督实考,班子成员靠前指挥、一线同志加班加点,“5+2”“白+黑”成为工作的常态,无论是在基层一线,还是在管理一线,到处都有党员干部身先士卒的身影。
在这场决胜之战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值得称颂的感人事迹:共产党员缪春德是“神行太保”,借调省地税局6个月,杭州临海两头匆匆奔忙,却从未落下工作的一个环节,被省地税局记个人三等功;共产党员陈春燕是“拼命军嫂”,只身带着不到5岁的女儿,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共产党员余锋是“工作狂人”,在电脑前经常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长时间盯着电脑使得他本来就近视的眼睛酸疼得无法睁开,泪流不止……
今日成绩不负昨日苦功。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全市共清理欠税4517万元、稽查查补入库税款5278万元;入库规费收入183687万元,同比增长11.41%。在推进企业转型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7.03亿元,其中减免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1.96亿元,落实812户小型微利企业企业所得税优惠757.48万元,受惠面达100%。在支持经济发展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共兑现各类奖补资金6.15亿元,重点支持“四换三名”等工业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首期规模为4亿元的产业基金落地。
临海财税铁军以自己的“加法”成功换得了纳税人的“减法”,也即将赢得临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乘法”。
无私敬业,风清气正
功成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在全市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临海财税铁军中的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也功不可没。正是这种忘我奋斗、舍小顾全的精神,为临海财税铁军的建设写下了精彩的注脚。
——他们勤于创新:办税窗口纳税人多,就想办法增设窗口,在白水洋、沿江等地设立9个委托代征点,实现了税收门征全覆盖;设立台州首个、全省规模最大的联合自助办税专厅,13台自助终端机和10台自助办税电脑可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在全省率先实行无休日办税,推出中午连班、下午延时、全天预约等46项纳税服务新举措,简并37个涉税申请环节,44项窗口业务实现“免填单”,即时办结事项增加到171个。
——他们精于帮扶:开展“百名党员进万企”活动,发动“共产党员星期六义务劳动”,共走访服务纳税人7568户,累计解决各类问题3850个;与华海药业、吉利豪情、伟星集团等企业组建了15个攻关课题组,帮助解决了清算涉税处理、跨国发展税收政策等65个难题;根据纳税人需求,针对性开展各类业务专题培训10余场次,培训纳税人上万人次。
——他们善于宣传:开设每月《今日临海》“税风”专版和《灵江税月》杂志,宣传群众最关心的政策和近期的重点工作,和纳税人零距离接触;拍摄微电影《税风亲清》,生动、新颖地展示国地税深化合作、帮扶企业的举措和成果;利用“互联网+税务”,建立万人交流平台,实现服务对象“百~千~万”的跨越。
……
事实证明,临海财税铁军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关键时刻拉得出、叫得响、打得赢,是一支具有卓绝战斗力的队伍,是一个经得起大考检验的团队。正如浙江省国税局局长龙岳辉在临海调研时所言:“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忠诚、责任和担当。相信你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必将结出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