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足印叩开山林,沿江镇林特站站长卢树青带领的种树小分队,成了林间风景;数周无休,奔波在台金高速东延台州市区连接线工程(临海段)涉及到的11个行政村,才转业2个月的余永富跑得多、跑得勤;70岁老支书毛文杰,插竹签、分界至,自留地的丈量没“饭点”……
金台铁路、台金高速、204省道、马上线……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一切从“新”,熔铸着沿江人民振兴发展的情怀和梦想,跬步千里,问“道”沿江,被点燃的干事创业的激情,正是在这样一步步的求索中,转化为开拓进取的锐气,绘就大交通的新蓝图。
正如镇党委书记蒋琪所言:“要在项目的攻坚中,锻造沿江铁军!”
没有坎坷不成途:
4天11村征地村民代表签字
“沿江,临海市南大门、台州市后花园、三区两市协同发展的先行区。三伏天,为台金铁路建设征用千亩土地,岁寒时,又为台金高速连接线及204省道腾出千亩橘园。有理由相信,待我退休,你将‘所剩无几’!”
2016年12月28日,临近退休的老干部符建荣在土地边界确认的现场发出感慨,一时间“赞”誉无数。又将在无休的元旦假日迎来新的一年,由长甸、西岑、杜岐三个工作片领衔主演的这组“光影”,开启台金高速东延台州市区连接线工程(临海段)以及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两组项目政策处理的征程。
余姚至温岭公路临海汇溪至沿江段项目涉及11个行政村131亩土地,而与之上下并行的台金高速东延台州市区连接线工程(临海段)则涉及444亩土地,如此大范围的征地,政策处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边界确认、图纸对接、审批公示……仰仗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等组建的工作组全天候蹲点解读,协调沟通,仅用4天时间,11个行政村村民代表全部签字;此后又1天,征地协议全线签订。
“以我们微薄之力,彰显团队精神,用我们的脚步丈量土地,我们无畏、无怨、无悔!”符建荣再发微信,已是元旦的前一天。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白天,他要和大家一起忙着现场与农户的沟通,土地的丈量,以及各种跑来跑去解决琐碎问题;晚上,腰骨受伤的老伴需要他照顾,每天来回40多公里城区沿江地奔走已成生活工作的常态。“早上起床就给老伴放好米,烧好水,然后赶着去村里,晚上回去很晚,也不会做饭,就接连着煮面条……”符建荣不好意思地笑了,他的每天,时间特别紧,征地工作方才开动,干了20多年乡镇工作,同样的话由他说出来,村民更认可一点。为了这份信任,有时候一上午解说下来,一口水没喝,嗓子早就冒烟了,有着“老烟枪”绰号的他都不想吸烟。
无独有偶。兰浦村村主任王士福丈量边角线时遇不理解,第二天仍是咬紧牙关继续征战;车埭村20亩自留地涉及14户农户,团队一棵棵橘树地清点,半株都不含糊……
担责担在关键处,谋事谋在点子上。可喜的是,眼下项目捷报频传:元月5日,土地丈量到户基本完成,目前青苗补偿和征地款正在核算,争取春节前发放到位,启动清表。
压力之下动能足:
7天200亩土地丈量登记
马头山隧道至铁路货运站场段设计变更,需要重新丈量!
作为省重点项目,金台铁路项目在沿江镇境内长17公里,涉及17个行政村,1000亩以上土地,700穴坟墓,2000户以上农户。彼时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镇里去年也是耗足气力。眼下项目设计更变,市里于去年12月19日将红线图重新确定到镇,要求加速推进。
200多亩土地,涉及马头山、浦东等8个行政村,又多是山地,重头来过的压力不言而喻。
地类的确定是遇到的首要“拦路虎”。在百姓的概念里,种了橘树,这爿地就算果园了,但按照国土部系统的核准,涉及到的一些地块实际上属林地,征地款以及补偿标准均有不同。原则是不能松口的,以常务副镇长金光辉带队的团队便将“水磨工夫”发挥到极致,“跑断腿”地“磨”在农户家,这头讲政策,那头话家常,附带着也帮着农户解决些农忙,一来二去靠“走心”,地类确定最终由农户认同。
土地丈量,免不了零碎。遵循着农户务农的特点,工作组进场也得起早贪黑。趁太阳还没升起来,六七点钟就开始,量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山上一片漆黑,用手机打光,也要量完。最难的是,早先丈量山林是用皮尺,按照惯例按边坡丈量,如今政策规定是按山地的投影面积要清算,这可愁坏了又要负责解释又要丈量的大伙儿。一边借专业器具,一边跑市里各部门找文件规定,几个回合下来,大家都笑称这是“减肥神器”。
“没办法,做老百姓工作必须换位思考,哪怕再小的地,对农户来说也是大事。”镇城建办干部何昌军从医生转行入乡镇,不过一年的时间,却已经经历了3个交通项目的政策处理,说到丈量,他也是“心得满满”:“虽然涉及土地不多,但是太细了。为了老百姓的利益,我们连0.16平方米,真的巴掌大的地儿,都要争取。”
重点用重兵,攻坚用团队。团队的付出也换来项目的顺利,仅在拿到任务后的7天时间里,重新丈量登记工作已经完成,且青苗款已由镇里垫付到位,并进行清表。金光辉感动于团队的精诚与实干,他自信,凭借着笃实的真功夫,一个个难关都会被攻克的!
铁军前面无险阻:
10天500坑“白点”披绿
原先白晃晃的“椅子坟”不再突兀,坟圈被拆除,墓碑移至墓穴前,坟背重新覆上泥土,而种下的草木生长茂盛。这些坟墓被隐藏在青山绿化之中,站在山下,已经看不到“白晃晃”的样子……
这几天去沿江,台金、甬台温高速和甬台温铁路沿线刺眼的“白点”边多了一些正在作业的工人身影。“青山白化”专项整治对沿线的白坟进行生态化改造,自去年12月28日接到市任务以来,该镇立说立行,接连出击,目前已挖好坑位500余个,植树200多株。
“铁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青山白化’治理是维护临海形象的需要,更是建设临海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两路两侧’成效的一个方式,我们要以有力举措来落实推进。”以镇党委副书记赵学群为首的攻坚团队“领办”了镇“青山白化”治理的任务,紧抓今冬明春植树有利时节,将整治推出成效。
西岑、鲍宅、桩头等12个村是生态化改造的重点也是难点区域,涉及近300余农户,而沿江作为全市任务数最重的镇街之一,要在短时间内整治出成效,也是“烧脑”。“前后光是踩点就不下3次,都是镇主要领导挂帅。”西岑村村支书冯尚春这段时间不间断地忙着做农户工作,作为全市第二大行政村,村里4600余人口,要说通大家支持这项工作,也是这头牵着那头,需要各个融通。“有时候遇到周边有水泥浇筑的,得破土,村民可能不理解,就得反反复复。”
从严处要求,向实处发力。眼下,工作组每天6点不到就进山种树。赵学群坦言,执行命令不走样,镇里致力在春节前完成高速、铁路沿线的整治任务。
的确,通达、穿越,纵横交错的路桥如血脉贯通构筑起沿江发展的筋骨;人潮、车涌,无限放大的“磁效应”也将不断在这里刷新。重点工作用重兵,建设火线选良将。身处聚光灯下,沿江干群也更明晰,必须用更严苛的标准来要求自身。几多交通项目,看速度、看力度、看进度,比实劲、比实招、比实绩,进一步搭建起全面比拼的“大擂台”,建设沿江的“路”,一直在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