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观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夯实基础 打造精品 大力推动尤溪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
  ○张  升

  尤溪镇镇域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39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共有农家乐76家,其中下涨村34家。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江南大峡谷、峡谷闯关、指岩滑草场、七折潭瀑布、情人谷、生态竹园等自然人文景观20多处,并设有5大动植物保护区。成功创建了江南大峡谷和下涨景区2处“AAA”级景区,获得首批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生态镇、省旅游强镇、省十大特色乡镇、台州市农业特色产业“强镇”、台州市农家乐特色镇等称号。

  一、主要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全力打造“快乐小镇”品牌。一是做好“四个规划”。编制《尤溪镇总体规划》,做好“四个规划”,即: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村容村貌整治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打造集约高效、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快乐小镇形象。二是抓好“三条主线”。围绕项目开发、节庆活动、市场营销三条主线,打响旅游产业知名度。依托山水优势,以“无中生有”的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军事探险漂流、指岩滑草、峡谷穿越、老龙头户外拓展、CS对抗基地等运动休闲旅游项目。举办乡村旅游节、自行车邀请赛、军事大穿越挑战赛、农家乐经营擂台赛、峡谷漂流节等系列节庆活动,扩大知名度。编制尤溪旅游简介图册,印制精品民宿宣传资料、精品线路推荐资料、民宿宣传专题片等方式,打响快乐小镇品牌。

  (二)坚持生态引领,彰显“山水尤溪”魅力。一是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以“慢生活”“家服务”“趣体验”为特色,综合利用“山、水、田”,作特色发展大文章。加大对传统民俗、农耕文化、山区文化的发掘力度,推出果蔬采摘型、山水休闲型、农家小吃型等一批“山村农家游”“乡愁怀旧游”精品线路,满足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情感和寄托。二是大力发展生态体验游。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形成民宿“特色菜”“招牌菜”, 让游客和消费者体验“舌尖上的尤溪”。建成下涨村老酒坊,用传统工艺酿造本地特有的米酒和番薯烧;引导村民加工番薯庆糕、笋干野菜、农家腊肉等特色农副产品。目前,下涨、指岩等游客集聚地都设有土特产销售专柜和农副产品经营点,大幅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

  (三)坚持项目跟进,全力优化旅游资源配置。一是改造提升集镇门户功能。完成街心公园、伟星大道等节点景观带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成新垃圾中转站,完成镇区街道路面及人行道“白改黑”工程;完成镇农贸综合市场、尤溪公交车站等市镇重点项目,扮靓集镇门户。二是加快旅游项目推进。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筹备龙岭区块旅游开发、双龙古道开发、镇区主街道立面改造项目前期、镇区街道路面及人行道改造提升等工程,丰满集镇形象。三是实施环境整治项目。开展江南大峡谷“连线成片”和“整镇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开展各类涉河违建拆除,完成义城港长溪岗段水毁修复工程、温加岙小流域水毁修复工程,推进花联村黄岗桥区块水域等项目整治,提升集镇功能。

  (四)坚持政策帮扶,做大做强“美丽经济”。一是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多次邀请杭、嘉、沪等长三角地区的旅行社到我镇现场踩线考察,并与多家旅行社签订送团合同。多次组织农家乐、民宿经营户到天台后岸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出台扶持政策《尤溪镇氧生基地创办民宿的基本要求和补助标准》,给予第一批建造民宿的农户每间600至1000元补助。二是开通基础设施绿色通道,搭建农家乐、民宿资金信贷平台,协调农商银行在贷款担保、期限、数额、利率上予以政策优惠,协调供电所进行电网改造,电信、广电站等部门开展上门服务。三是加强协会自治。镇政府牵头农家乐协会开展自律管理。对民宿进行编号,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团体客源,统一价格,对内加强服务和行业自律,对外树立统一品牌形象。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旅游旺季时,经常会造成堵车;景区内泊车场所不足、环境打造、管理服务工作有待加强。“硬件”配套跟不上,“软件”再好也很难持久吸引大量的客源。

  (二)配套管理缺乏“个性”。旅游业包括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由于尤溪镇在这六个配套要素上投入不多,缺少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导致服务质量与游客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核心旅游产品不够“亮丽”。培育打造了下涨、指岩等旅游特色村,但对产业的培育发展不够系统,缺乏持续性,对典型的树立和后续打造力度不够。

  (四)产业发展提升较难。已形成了军事漂流、飞速滑草、峡谷穿越、提子采摘、野外烧烤等项目,是台州乃至浙江的特色旅游产品。但是,也面临着许多诸如旅游服务产业链短小、偏重于运动刺激、产品的季节性过强等发展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建设与提升。

  三、做好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一)培育产业,完善配套,夯实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基础。一要注重产业发展。完善产业规划,统筹资源,推进规划实施,实现有序开发。以产业融合为依托,推进辖区内景区建设。如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要多考虑一些旅游功能元素,将乡村资源和旅游休闲有机嫁接,把基础设施全、接待条件优、管理水平高、主题特色明、集聚效应显、品牌影响大的农家乐提升发展成为“农家乐旅游休闲精品示范区”。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以龙岭区块大开发、义城港绿道等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加大道路、标志标牌、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硬件”条件。

  (二)强化标准,打造精品,完善旅游休闲经济发展体系。一是高起点打造旅游产品体系。对尤溪的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整合,对各个景区、景点和自然风貌进行统一筹划,做好景点衔接,使尤溪旅游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是高水准打造旅游参与项目。开发游客参与性的旅游项目,依托峡谷穿越、探险漂流、指岩浴场等周边资源,整合义城港绿道、“双龙古道”、健身游步道、林间道路等山上资源,开发周末骑行、户外攀登、丛林探险,举办竹筏游河、垂钓捕鱼、游泳、打水仗等趣味比赛。三是高要求推进旅游经营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实施乡村旅游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建立政府引导、公司管理、市场经营、群众参与的新型管理机制。以“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把传统农家乐的独户经营、单打独斗、产业单一、季节性强的陈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经营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效益共创、富民强村。

  (三)拓展市场,规范管理,提升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品质。一是要加强管理服务。大力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注重旅游安全管理,及时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切实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内部管理作用,加强旅行社和饭店餐饮业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产业层次。二是要拓展旅游市场。积极策划开展各种特色旅游节庆活动,以节促旅。开展专题促销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要提升旅游品质。深度挖掘山区文化、农耕文化、民宿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包装策划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等关联带动,串珠成链、以点带面,提升旅游休闲产业整体品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临海新闻
   第03版:观点
   第04版:天下·广告
强化整合 凸显特色 加快临海旅游业转型升级
夯实基础 打造精品 大力推动尤溪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
海滨风光
广告
今日临海观点03夯实基础 打造精品 大力推动尤溪乡村旅游与产业发展 2017-04-11 2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