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pterygium),我们当地俗称“假肉”,是一种向角膜表面生长的与结膜相连的纤维血管样组织,常发生于鼻侧的睑裂区。
翼状胬肉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与两项因素密切相关:一是所居住地区的地理位置;二是暴露于日光及风沙下的时间。热带地区的居民及长时间从事户外工作的人,翼状胬肉的发病率相对更高,所以专家猜测,日光中的紫外线可能是引起翼状胬肉的主要原因。另外,遗传也是翼状胬肉发病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家族成员中有翼状胬肉病史的人,较之正常人更易发生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多双眼发病,以鼻侧多见。发病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异物感,影响外表美观;当胬肉生长增大接近角膜瞳孔区时,会引起角膜散光或直接遮挡瞳孔区,而引起视力下降。
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治疗,但应尽可能减少风沙、阳光等刺激。胬肉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严重影响美观或造成散光及视力下降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有一定的复发性。手术方式有单纯胬肉切除和结膜下转移术,胬肉切除联合球结膜瓣转移或羊膜移植术,以及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β射线照射、局部使用撕裂霉素等。目前市二医院采取的手术方式主要为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率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