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饮酒有关的谣言

  □东城骨伤医院  许骏逸

  这2个和饮酒有关的谣言,你不会还相信吧?转发出去,别被忽悠到疾病缠身!

  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2018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饮酒呈下降趋势,但中国除外。我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增加,戒酒率下降,拖了全球的后腿。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在2005年、2010年和2016年分别为4.1升,7.1升和7.2升,增幅76%。中国终身戒酒率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16年的42.1%。

  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定为一类致癌物。与常见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有关联。而全世界5.5%的癌症产生和5.8%的癌症死亡都是酒精引起。

  为了您与家人的健康,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戳穿一些饮酒谣言,帮助大家更正确的认识饮酒对健康的影响,不再被迷惑。

  谣言1.少量喝酒有益身体健康。

  一个著名的说法就是多年前,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法国人普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研究者们据此得出“法国人有喝红酒的习惯,因此每天适当喝红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结论。然而事实上把相关关系直接说成因果关系都是耍流氓,实际情况是经常喝葡萄酒的人,经济条件往往都比较高,在营养条件、医疗保健等日常生活方面比较注重。

  经过科学研究也发现,少量饮酒的有益作用也只体现在部分心血管疾病中(少量降低心梗概率,但增加了其他心血管疾病概率),而在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和肿瘤方面的研究中,无论量多少,饮酒都是彻头彻尾的有害因素。即使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饮酒都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由此可见,少量饮酒的健康收益微不足道,跟所有危害风险比起来,可以说是不值一提。

  其次饮酒量很难控制在所谓的“有益范围”内,对于喜欢消费高度白酒的中国人尤为如此,基本上高兴一点多喝两杯就超限了,“适当饮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多数时候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总之,那些秉持着“小酌怡情,大饮伤身”的观念的人。明确告诉你愿望虽然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适量饮酒绝对不是好的建议,从整体健康的角度来说,更有效更简单的方法是,远离酒精,一滴也不沾,永不饮酒。

  谣言2.酒量可以练出来。

  首先所有的酒,主要成分都是水和乙醇。进入身体后乙醇转化为乙醛(乙醛是有害的,如果在体内堆积,会引起中毒),乙醛再转为乙酸,进而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在这分解过程中最关键莫过于肝脏中所含的两种酶,即乙醇脱氢酶酶和乙醛脱氢酶。而它们清除酒精的能力较为恒定,可以说是娘胎里带来的,都是由基因决定的。如果强行要练酒量,无疑等同于“逆天改命”。

  可能有的人会说确实自己越来越能喝了。答案很简单,那是身体耐受了,说白了,就是“大脑感觉不到酒精的存在,感受不到乙醛的带来的难受”。但问题是,酗酒者代谢酒精能力没有显著增加,酒精和它的代谢产物其实依然存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受到越来越大量酒精和乙醛的毒害。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并不是酒量提升而是自我保护系统的失灵。是非常危险的。

  说了这么多,除了帮大家能认清饮酒的谣言,科学看待饮酒,减少或拒绝饮酒。也希望多多转发,提醒更多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
   第03版:健康
   第04版:纵览
“胖人”要注重调气血
冬季,给骨关节保暖很重要!
橄榄油的妙用
关注结核 共享健康
饮酒有关的谣言
今日临海健康03饮酒有关的谣言 2021-01-20 2 2021年0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