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哥,是我一个同宗的叔伯堂哥,比我大两岁。因为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所以我俩从小一起玩到大,常常形影不离。后来,高中毕业后我离开家乡外出打拼,而他则留在老家。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在北京安家落户,诚哥也早就娶妻生子,在那个小村庄过着属于他的平凡日子。
今年“十一”长假,我和妻子回了一趟老家。回去的当天,我就给诚哥打电话,约他晚上来我家聚聚。诚哥知道我回来了,也很高兴,答应晚上一定到。
傍晚,诚哥来了。经年的风吹日晒,使他的脸变得黝黑,头发也乱糟糟的。进屋后,我招呼他坐下,摆上酒菜,我们边吃边聊。其实我和他酒量都不怎么样,没喝几杯就都有点上头了,话也说得絮叨起来。一开始说些小时候的事,后来,又谈论起如今的生活。诚哥频频摇头:“现在的东西太贵了!今年庄稼收成也不好,去工地打零工,只能卖苦力,也挣不了多少钱……”
我看着他粗糙的双手,再想想他刚30来岁就长得像40多岁的样子,心里既有点儿酸楚,又有点儿生气。我放下筷子,说:“诚哥,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太愚钝了!想当初,我总劝你,人这辈子不能只困在一亩三分地里,一定要出去闯一闯。可你就是不听!”见我有些激动,身边的妻子便给我使了一下眼色。诚哥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我知道,凭我们的感情,他是不会生气的,就接着说:“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问你,像你在老家既挨累又受穷,图什么呢?”
诚哥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或许是酒精的作用,他的脸有些发红,额头也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他用手摩挲着身边的桌角,过了一会儿,抬头看着我,说:“刚开始那两年,我父亲有病,这你也知道。后来,父亲病好了,我本来也打算出去打工的,可是,我觉得,我还是不能离开。”诚哥顿了顿,然后继续说:“你看看,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孤寡老少,一到农忙,熟透的庄稼都很难弄回来,还有在工地,也都没有年轻人爱干了。我就想啊,如果有个年轻人在,咱们这些邻居们有啥重活儿也能给帮衬一下……”
听完诚哥的话,我不由浑身一震,一下愣住了。没有想到,对诚哥我一直视为且无法理解的“愚钝”,竟是他内心深处,多年来对亲邻好友的一种不忍与不舍。我总认为,人活一辈子不容易,就应该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却从没有想过,是否也应该为了身边的人们而放弃一些什么。因为有时一个人的某些放弃,也是对别人的一种爱,一种关怀。现在,因为诚哥,我才明白了这样一个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