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旗袍”,我们首先会想到身姿窈窕、亭亭玉立的女子。一袭旗袍,团扇轻摇,毋庸置疑,古往今来,旗袍是最能凸显中国女性独特气质的服饰。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女性的古典韵味,也标志着独具特色的东方时尚。近年来,随着“旗袍风”的升温,在我市,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朋友加入到旗袍爱好者的行列中。近日,记者就采访了这一群体,领略了临海旗袍女人们的别样风采。
因为旗袍走到了一起
市旗袍协会(筹)会长陈莲芬女士是一位资深旗袍迷,她23岁时就开始穿旗袍,穿到现在已有30多年,衣柜里挂了各种款式的旗袍有60多件。采访时,她穿着一身白色的长款真丝绒旗袍坐在沙发上,显得十分高贵优雅。
因为太热爱旗袍,平日里,她除了运动锻炼或者干活时不穿旗袍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以一身旗袍示人。也是因为热爱旗袍,她认识了许多和她一样喜欢穿旗袍的朋友。
旗袍虽美,但是每次她穿旗袍出门,总是会有一些路人抛来异样的眼光。“虽然大家都知道旗袍是传统服装,但是对穿旗袍总是有些抵触情绪。有些朋友爱穿旗袍,但是不敢一个人穿着出门,一定要我们一起时才敢穿。”陈莲芬说,旗袍流行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因此,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她有了成立旗袍协会,来推广旗袍的想法。
“那次聊天时我们发现,目前在台州其他县市,比如椒江、仙居、玉环等地,都成立了旗袍协会,我们临海作为文化名城,怎么能没有?”陈莲芬说,一想到这点,她觉得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恰好她身边不少姐妹也有旗袍情节,因此,陈莲芬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姐妹们的响应,大家建立了微信群,短短一个星期内就吸引了100多人加入。
在这些会员中,最小的是20出头的90后,最大的已有60多岁,公务员、教师、职工、商人以及家庭主妇,几乎什么职业都有。从6月份发展至今,会员已经达到了200多人。
在旗袍里找到了中国美
在旗袍协会(筹)里,除了原来就喜爱穿旗袍的女士外,还有不少人在周围人的影响下爱上了穿旗袍,退休职工章姐就是其中之一。章姐身材比较丰满,虽然也爱旗袍的优雅,但从来不敢上身。后来在协会众人的游说下,做了一套便宜的旗袍试试,结果发现,“很修身,感觉自己瘦了许多,原来旗袍不分民族、不分身材,都可以穿。”
姐妹们都夸章姐穿上旗袍后,感觉时空都变了,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身上散发着一股成熟女人的独有的韵味。自从有了第一件旗袍后,章姐渐渐地爱上了旗袍,现在她已经陆陆续续购了四五件旗袍,每次聚会她都十分积极参加。
当然,协会会员们从旗袍里收获的,不仅是对外表的自信。
“旗袍不是单纯的‘看上去很美’,旗袍里还有很多文化,比如穿旗袍有穿旗袍的礼仪,比如配饰以珍珠、玉器为宜,发型以盘头最好,走路不能太快,步子要小等等。”应晓玲是市中等职技校的一名退休教师,在协会里负责会员们的形体训练、舞蹈和模特走秀等课程。每周,她都会给会员们上1到2次课,每次几个小时高跟鞋行走让会员们深刻体会到“美也需要付出,不是凭空得来”。同时,大家在旗袍里找到了中国美:“一点都不比那些西式礼服逊色,反而更加大气、高贵和优雅。”
“穿上旗袍后,坐的时候背要挺直,侧坐,绝对不可以跷二郎腿,站起来的时候要挺胸收腹,提气,手不要乱放;走起来就要轻盈,小步,表情含蓄,自然就会‘摇曳生姿’。”应晓玲告诉记者,一旦旗袍上身,这些行为规范就会不自觉地显露,提醒人抛却浮躁,再慢一些、再缓一些、再优雅一些。加上旗袍形体训练过程中多辅以中国古典音乐,平缓的节奏能让人不自觉地静下心来,体会细微之处的美妙。她相信,久而久之,这些必将成为穿旗袍人性格的一部分。
希望继续推广旗袍文化
在会长陈莲芬展示给记者的照片中,记者看到,风景优美的灵湖公园、东湖公园等地是我市旗袍爱好者们展示旗袍魅力的首选。在绿树成荫的青石小径上,或是曲径通幽的江南园林中,她们身着各种款式古典的旗袍,身姿摇曳,顾盼生姿。她们的旗袍款式从镶嵌亮片的优雅月牙白,到春意盎然的嫩黄鲜脆,再到风情独特的高衩长旗袍和精致印花的短旗袍应有尽有,一举一动都极具韵味。
“我们成立旗袍协会(筹),除了给我市广大旗袍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展示自我、展示美丽优雅的舞台外,更大的目标在于向社会大众展示旗袍的内在雅韵。”陈莲芬说,接下来她们还将组织旗袍文化展示、研讨和各种公益活动,比如下乡、到福利院演出等,让身着旗袍的临海女人们成为传播传统文化、奉献爱心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旗袍带给女性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反映了临海女性蓬勃向上的精神世界。它展示的是美的仪态,传递的是一种文化和对生活的追求。”陈莲芬说,旗袍协会正式成立后,希望社会各界能大力支持协会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临海女人们爱上旗袍,穿出美丽,滋养内心,展现出别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