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在为我改变,我也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爸爸,我爱你,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父子俩在台上深情拥抱,这感人的一幕发生在回浦实验中学近日举办的首届“爱有源·心更宽”家长学校师资班的毕业分享会上。
说这话的是回浦实验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陈宇航,他形容以前的爸爸就像一只凶猛的狮子,家庭教育简单粗暴。自从爸爸在“家长学校”学习以后,性格大变,经常给他肯定和鼓励。
“2015年11月29日,我们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以言教+身教+导教+境教+礼教+乐教的课程模式和微信‘能量朗读’打卡等方式,分享教育经验、解决了教育困惑,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走出了困境。”回浦实验中学发展处主任林萍如是说。
分享教育经验
父母子女关系紧张,孩子有网瘾、厌学等心理……这些问题几乎困扰着每一个家庭。
回浦实验中学校长张卫国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这些花儿,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家长学校’就是让家长们在实践中交流教育困惑、分享教育经验、增长教育智慧,从而走出家庭教育的困境。相信通过家长的努力,孩子一定会灿烂绽放!”在“家长学校”成立之时,他对着众多学生家长说。
“家长学校”成立后,陆续开辟了《家庭教育的出路与反思》《孝道和幸福》《童蒙养正》《感恩与礼敬》《勤俭与励志》《网络与食品安全》《上所施下所效》等专题课程,它们更新了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家长们的素养。
培训的展开陆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市妇联、市关工委的相关领导也积极提供各类帮助。
“在课堂上,我对老师所讲的‘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这句话记忆犹新。一味地宠着孩子会让孩子以为自己都是对的,这样的危害很大。”一位学生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家长学校”的指导下,他学会了家庭教育的正确方法。
学生李欣欣是独生女,内向的她与内敛且不善表达的父亲一度关系紧张。她表示,自从父亲参加了“家长学校”之后,把她当作朋友一样对待,总是耐心倾听她的想法,她也愿意主动向父亲表达自己的苦恼了。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总欢快交谈。
爱在进行时
“家长学校”的课程安排在每周日,不少老师放弃休息,无偿地给家长们上课。
在老师热情的感召下,每天上完课,家长回到家,也会在微信群里学习。
“教育不能等,教育需要大家用心感受、体验并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能将课堂上学到的道理内化于心,并用实际行动去奉献家庭,关爱他人。”“家长学校”一位教师说。
不少学生家长坦言,“家长学校”建立之初,他们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只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改善一下自己与孩子的关系。然而,多月的培训让他们不自觉地产生了回馈学校的想法。
家长们自发成立了“普善义工”组织。每当放学之际,接送学生的人潮从四面八方涌向校门口,“普善义工”组织成员便穿着红色志愿者服,维持交通秩序。现在,他们成了回浦实验中学大门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家长们还自发组织起来,参与校园环境美化活动,走进养老院献爱心。
“参加公益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和谐之美,也让我懂得了家庭和谐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要作用。”一位学生家长说。
展望新学期
近日,回浦实验中学“爱有源·心更宽”毕业分享会在该校阶梯会议室举行,首批学员毕业。
不久之后,回浦实验中学将迎来第二期“家长课程”开课。“希望扩大师资力量,给学员带来更新鲜的培训。”一些毕业的学员建议。通过多月学习,他们已把“家长学校”当成了自己的一个温馨之家。
作为“家长学校”的创办人,林萍对新一期“家长课程”也充满期待。她对笔者说,“家长学校”已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凝聚了一股积极的力量。今后,将以“孝”为核心安排课程,大力倡导尊老爱幼、善待生命。同时,他们也会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如何辅导孩子各学科课程的教育。
“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一名班主任,更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能深切体会到家长朋友们在家庭教育中所面临的困境,也乐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家长学校’一届一届地办下去,让更多的家长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分享教育经验、增长教育智慧,让每个家庭沐浴阳光。”林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