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相思酒,一叶知深秋。一弯轻舟,红豆诉离愁……”2016年12月31日晚,新朝阳大酒店内,我市商业街小区“乐一乐”艺术团的五朵金花正在一曲《醉西楼》中,表演舞韵瑜伽节目,不时引来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当晚,由商业街小区“乐一乐”艺术团自发组织的元旦跨年晚会正在这里进行。三句半、俄罗斯歌曲演唱、越剧……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舞台上歌声悠悠,舞姿翩翩,高潮迭起。
从歌曲演唱到舞蹈编排,从节目创意到道具服装的准备,这场演出的台前幕后各项工作统统由艺术团团员们一手包办,上佳的表演水平完全不输专业人员。要不是事先得知,很难相信,他们中所有的成员都是小区里的业主。
这支由小区业主们自发组织的“乐一乐”艺术团,“成军”于2014年。短短三年时间里,在一次次排练演出磨合中,团员们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艺术团不仅成了他们展现自己的舞台,而且唱出了一股和谐风,让小区里的邻里关系变得愈发融洽。
自发组建
音乐编舞样样有行家
负责演出策划的孙绍临和夫人杨菁是“乐一乐”艺术团里的两位骨干。在演出现场,夫妻两人又各有分工,孙绍临负责现场音效和舞台导演,杨菁是领舞,伴奏带里播放的《醉西楼》,也是她亲自唱的。
孙绍临是台州学院一名物理教授,却一辈子和音乐结缘。他年轻时便是文宣队长,大学时是学校的文艺部长。也是因为音乐,他和妻子杨菁走到一起。多才多艺的杨菁是幼师专业出身,唱歌、跳舞、编舞、手风琴、电子琴等样样精通。
孙教授告诉记者,现在的艺术团的前身是合唱团。2014年端午节,商业街小区举办邻居节,大伙儿活动时提出要组织集体活动,在平时的广场舞之外,几名业主提出搞合唱团。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多数业主的响应,文艺细胞发达的孙绍临和杨菁当仁不让顺利“入团”。孙教授担任指挥,杨菁则负责钢琴伴奏。
另外,为了号召更多业主加入合唱团,现任团长,曾担任过首届业委会主任的严红也出了不少力。平时习惯了走家串户,小区里25幢楼、600多户业主,严红都非常熟。接到组团任务后,严红先是通过物业在社区的LED屏幕上,打起了“征召”合唱团员广告,再一户户上门询问,一些本来爱好唱歌却脸皮薄的业主们,在严红的“唆使”下,纷纷决定入团。
“不成团不知道,原来我们小区里‘卧虎藏龙’。”严红说,平日大家都是关着门在家自己小打小闹,组团后大家互相取经交流,每个人的积极性都更高了。
你教我学
队伍越来越庞大
合唱团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大家的默契度更高了。几场演出下来,反应热烈,大家要求入团的声音也越来越高。除了爱好唱歌的业主外,一些会乐器演奏的、喜欢跳舞的、热爱表演的,甚至没有声乐基础,但热爱文艺的业主们也纷纷要求加入。
“艺术表演的形式多样,单纯合唱不能满足大家的表演欲望,所以我们后来改名为艺术团。”严红说,为了提高大家的表演水平,每周六,团里都会组织业主们到小区活动室里集中上课,并且推选老师,分组带队练习。
退休后学会吹葫芦丝的陈彩莉是艺术团里葫芦丝指导老师之一,加入艺术团后,她就担当起了教授团员吹葫芦丝的责任。“一开始我们是一组一组练,练完之后还要考核、抽查,谁没有吹到位,回家后就要多加练习。”陈彩莉说,虽然葫芦丝是团体演奏,但团队里不允许有一人是滥竽充数的。
最初,艺术团里原先只有3位团员会吹葫芦丝,但凭着这股“你教我学”的认真劲儿,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位。其中年纪最大的冯老师今年已经70岁,吹起葫芦丝来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差。
其他表演项目也是如此,许多团员都是从零基础开始,在艺术团的熏陶培养之下,一步步达到了可以登台的水平。
乐在其中
你乐我乐大家乐
“每次来和大家一起排练、演出,就觉得特别开心,特别幸福。”演出结束后,意犹未尽的魏姐一边整理衣物,一边感慨地说道。原先,她住在市区另一小区,在那住了14年,但是连对门邻居是谁都不清楚。现如今,加入了小区艺术团后,她几乎所有人都认识了。
在欢歌笑语中,原本的“陌生人”成了好朋友。遇到节假日,大家还会组团包车一起出门旅游。去年艺术团去仙居参观桃花节,大家还即兴上台表演了一回,赢得台下掌声无数。
“艺术团让我们走在了一起,紧密不可分。比如说有谁外地回来到火车站,没车子,在群里叫一声,好几个人都会自告奋勇说‘我来接,我来接’,都不用自家人出马了。”说起和谐的邻里关系,孙教授也感受颇深。
记者了解到,艺术团里有不少成员是商业街小区的业委会成员、楼长。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艺术团成了小区里的和谐“排头兵”,小区里邻里氛围节节升,大家彼此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像一些小区常见的拖欠物业费、垃圾乱倒、管理混乱等情况,在这里很少发生。
而这,也恰好成了印证了艺术团团名——“乐一乐”。它不仅与成立时间为6月16日谐音,而且每位团员也真的乐在其中,你乐!我乐!大家乐!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它会给业主们带来新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