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视市场高歌猛进了好几年,在2016年却来了一个急刹车,未来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不确定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能够确定的话,那就是中国电影票房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结束,停滞甚至衰退已成事实。
作为观众,现在的选择多了,不像刚开始那样,什么片都有兴趣去捧个场。许是,这些年下来看了太多烂片,观众们在今年忽然就精明起来。除非是特别想看的片子,否则都漫不经心地等等,看看专业评论,看看周围人的看法,轻易不进场接受烂片的荼毒。
纵然这样小心翼翼,在烂片扎堆的市场中,不免还是踩了几次雷。就连最近两个月,李安、冯小刚、张艺谋齐齐出马,带来的都是圈内顶级的阵容,和顶级的资源,但票房现实,观众并不买账。
随着观众的日渐挑剔,资本也开始挑剔,很多投资者意识到影视“赚快钱”的时候,也即将过去。中国电影市场陷入衰退成为事实,因为无论怎样,都无法拯救一个烂片云集的电影市场。观众没有理由为烂片买单。没有一个好的内容、好故事,再高的投资,再大的卡司都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
当明星大咖、火爆IP纷纷失效,当烂片当道,透支了观众的信任,伤害了整个电影市场。那么,市场是时候开始意识到,明星并不是救市良药,粉丝电影已成过去式。有反思才有期待,对于优秀编剧、演员和新人导演的声声呼唤是迫切的。
资本可以短视,影视从业者不能短视。
不少影视从业者,开始致力于培养更多影视人才。我市去年成立的新华盛世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就是这些有志的相关人士,所做的一番变革。该公司为我市带来绿色文化国际.微电影艺术节,致力于发展微电影,为未来影视发展培养后备力量。它还致力于培养影视人才,将陆续在我市开设诸如编剧、表演等影视方面的培训班,邀请全国著名的影视艺术方面的专家为大家讲课。更是致力于培养一批对表演感兴趣的“小戏骨”,打造儿童情景剧。让编剧、导演、表演等高门槛专业,放低门槛,主动吸纳人才,让更多人拥有与影视相关的学习机会。影视艺术的兴荣,和影视人才是分不开的。
只要大家都怀着文化理想去培育市场,让更多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新人尝试,就算是一些并不成熟的作品,也能让影视业看到久违的真诚和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