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诗音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品质的人文环境犹如引凤来栖的梧桐树,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会议精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持续推进“想你所想,尽我所能”的服务理念,奋力书写营商人文环境高品质硬核答卷。
葆住“清”本色
共促清廉民企提质建设
“清廉就是生产力、清廉就是竞争力、清廉就是生命力。”我市坚持“政”“商”双向发力、同频共振,积极培育清廉民企示范点,在实现661家规上企业清廉民企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深入贯彻清廉民营企业建设通用要求和评价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印发《关于建立清廉民营企业建设轮值制度的通知》,填补了国内清廉民营企业建设评价标准化空白。
在推进清廉民营企业建设中,我市出台政商关系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通过列清单、定标杆的形式,让领导干部有“为”也有“度”,引导民营企业大力诚信经营、合规经营,实现政商同向发力规范亲清政商交往。
擦亮“暖”底色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政企之间良性、有效、持续的沟通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我市通过不断探索打通政企沟通壁垒的新方式,完善政企沟通协商机制,畅通商会向党委和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的渠道,组织开展政企沟通协商会130多场次,参加协商800多人次,落实意见建议1000多条。
为健全政商双向交流机制,我市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贯彻二十大 再创新辉煌”政企面对面系列恳谈活动的通知》,目前市镇两级已召开政企恳谈会38场,梳理涉企问题共五大类228个,交办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政企沟通协商会”“政企面对面恳谈会制度”让政府与企业形成了“生命共同体”,政府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更为企业提供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服务,通过面对面、心连心、实打实地破解企业所需所求,让企业在临海这个经济舞台上“长袖善舞”,让临海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高地。
提升“新”成色
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
如何凝聚“创二代”之力,发挥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作用?
临海给出的答案是“鲲鹏计划”。今年3月,我市指导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举办“鲲鹏计划”之“家族企业传承与发展”主题分享活动,邀请老一辈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共享企业成长奋斗故事,共谋事业长足发展良策,启动新生代培养“鲲鹏计划”。
据了解,“鲲鹏计划”聚焦思想政治引领、能力素质提升、队伍结构优化、创业创新扶持、成长环境打造,通过实施联谊服务工程、伴同成长工程、发展支持工程、关心关爱工程,目标利用3年(2023年至2025年)时间,入库培养新生代企业家200人以上,培育领军型新生代企业家10名以上,为临海加快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