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6月23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阳真人张伯端

  □陈引奭

  《悟真篇》是与《周易参同契》《老子河上公章句》《黄庭经》并列为中国古代早期四大内丹术的专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之:“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其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张伯端。

  张伯端,字平叔,后改名用诚(或用成),号紫阳、紫阳山人。人称“悟真先生”“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嘉定赤城志》卷三十五记载为郡人,即台州临海人。《悟真篇》署款“天台张伯端”。

  天台有广义与狭义之别。台州本以天台山得名,故后世文人多以天台、赤城代指台州,如戴复古、柯九思、陶宗仪、方孝孺等都是当时台州各县人士,却都以天台自号。《康熙天台县志》也提到:“郡人而不言某县,意亦以郡该天台也。”

  张伯端家住临海城内璎珞巷。《赤城志》记载,“悟真坊”位于州治东北二百五十步,宋庆元三年台州知州叶籈因张平叔居此著述《悟真篇》而命名,当时此处建有祠庙。另有悟真桥位于州东北二百八十步,也是知州叶籈改定此名的。现在,这一带尚有明清时期所建坊墙,如“迎仙坊”“奉仙坊”等,也是由于张伯端而命名。十几年前,在今紫阳街北端掘地修路,于路基中发现一块古碑,上刻“紫阳桥”三字。

  张伯端自幼聪明好学,曾以儒生身份参加科举。他在《悟真篇》序中说自己幼年就喜欢道学,并广泛涉猎儒释道三教经书,甚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生死之术”,无不留心研究。但是为妙悟“金丹”之术,他读尽群经以及各家学说,却始终未能破译其间奥秘。

  因为屡试不第,张伯端后来做了一名官府中的刀笔吏。《临海县志》记载了一个传说,说是张伯端喜欢吃鱼,有次家人做了条鱼送到衙门,同僚开他玩笑,将鱼藏在梁上,他找不到,就怀疑是家中婢女偷吃。婢女气不过,自缢而亡。后来鱼腐生虫,自梁上而下,这才知冤枉了婢女。张伯端因此感到愧疚,叹道:“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于是赋诗“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然后将公文案卷付之一炬,由此获罪,充军流放岭南。

  在岭南时期,他浪迹云水(今广东乐昌县),访求大道。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适逢龙图公陆诜知桂州。陆诜也是好道之人,所以两人有共同话题,陆诜将张伯端延聘于帐下,委以机要的职位。之后,陆诜转知邕州(今广西南宁)、延州(今陕西延安)以及秦州、凤州、晋州等地,张伯端作为幕僚也一直随从其间。每到一地,都不忘寻师访道。熙宁二年(1069),陆诜改知成都,张伯端一同前往,于天回寺遇真人刘海蟾,“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感动刘海蟾而得其传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陆诜于熙宁三年卒于任上。张伯端“丹成返台州,传道授徒”,并将修炼内丹的心得,以诗歌的形式,总结为秘诀八十一首,著成《悟真篇》。

  之后,张伯端再次出山,一度寓居于常州红梅阁,撰成《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三卷和《金丹四百字》一卷。后至陕西, “择兴安之汉阴山中(今陕西紫阳县紫阳洞)修炼”。在凤州(今陕西凤县)、阶州(今甘肃武都)传道时,因得罪凤州太守而“按以事坐黥窜”,被判流放。解送到邠州境内,巧遇石泰得以释免。张伯端由此想起刘海蟾传授道法时曾经说过:“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因此将《悟真篇》及心要倾囊相授予石泰,使之成为嫡系传人。离开石泰后,张伯端又到荆南(今湖北江陵)寻求马默资助,并将《悟真篇》授予马默。

  元丰三年(1080)张伯端返乡隐居,常往来于括苍灯坛山、盖竹山、龙顾山及天台桐柏、赤城之间。元丰五年,张伯端在临海百步 “天炎浴水中”,趺坐而化,所留《尸解颂》云:“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圆通。”弟子“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

  张伯端羽化后,百步乡里在其羽蜕之地立“紫阳化身处”纪念碑。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台州府推官张滂在百步修建紫阳庵,并重修碑石,题曰“重修紫阳题诗碑记”。清雍正皇帝痴迷张伯端的内丹学说,敕封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雍正十年(1732)命工部主事刘长源来临海,于其故居璎珞街和羽化地百步及天台山桐柏宫,各建“紫阳道观”一所,他自己则亲自撰述并书写御碑,此碑今保留在临海东湖碑林。

  在有关传说中,张伯端有示现神通的故事,如其曾与一和尚斗法,相约同坐而坐,入定后元神出窍,神游扬州,并以折得琼花为据。几个时辰后,两人元神回归,和尚两手空空,而张伯端则于袖中拿出了琼花。另外,明代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也让宋代得道成仙的紫阳真人张伯端穿越到了唐代。在其《西游记》第72回“行者假名降妖犼,观音现像伏妖王” 中,紫阳真人用其法宝“五彩霞衣”保住朱紫国皇后的清白,使其免受妖怪赛太岁(即观音娘娘的坐骑金毛吼)的玷污。

  《悟真篇》作为道家南宗的祖书盛传于世,张伯端也因术学兼通,并融贯“儒、释、道”而被奉为道教南宗始祖,又与其传人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城事
   第06版:警界
   第07版:健康
   第08版:教育
   第09版:短新闻
   第10版:悦读
   第11版:巾子山
   第12版:广告
紫阳真人张伯端
新书推介
今日临海悦读10紫阳真人张伯端 2023-06-23 2 2023年06月23日 星期五